English


反三俗,不妨从反“酒文化”破题

2018-02-07 14:5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2-07 14:51:11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胡印斌

  春节临近,各种年终聚会、饭局等多了起来。忙碌了一年,同事、朋友一块儿坐坐,小酌一番,怡情悦性,也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谨防“酒文化”的浸染,别把言笑晏晏的餐叙搞成了拼酒的场合,甚至打着“酒文化”的幌子撒酒疯,要么醉驾,要么吵闹,个别时候,还会闹出人命来。据此前媒体报道,2016年春节期间,福建省三明市的李某就在同事家的“春酒”酒席上,豪饮之后不幸醉死。而这种情况的发生,绝不是偶然,每每出现,都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拼酒,职场上流传的饭局“潜规则”,更是套路多多,令人生厌。比如有领导的饭局要牢记三点:领导座次要安排好,敬酒礼仪不能少,谈事不抠细节等等,看似言之谆谆、情深意切,好像是职场前辈在向“菜鸟”传授经验,实则是在倡导一种低俗、乏味的风气。这样的“经验之谈”多了,非但不会让职场的风气更好,反而会毒化原本严谨活泼的工作环境。

  相比较日常的工作,饭局更应该是一种私下的聚会。试想,原本轻松的一顿饭,却像开会一样对待,论职位、讲经验,恐怕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如果非要把这套迂腐的理论理解成所谓的“酒文化”,那这样的“酒文化”未免太过庸俗。一者,喝酒本属怡情,饮酒过量,或者滥用权力强迫别人喝酒,不仅损害健康,也构成了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再者,倘若这样的酒局是建立在公款埋单的基础上,涉嫌靡费公款,是一种厉行禁止的奢靡之风,更为不可取。

  原本作为一种传统,劝酒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社交方式。在酒桌上若多一些克制与收敛,少一些无理的劝说,倒也不失为人际交往的柔性文化。但如果刻意放大劝酒的强制性,甚至拿出一套长幼尊卑的礼数,那劝酒无疑走到了反面,要么成为一种庸俗污浊的风气,要么成为一种政治强制力。对此,有必要引起警惕。

  早在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就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恣意的“酒文化”不仅与文化相去甚远,更谈不上什么人文素养与精神境界。一个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人,都应该主动抵制“三俗”,不将“三俗”文化带上饭局,不用所谓“酒文化”作为庸俗的遮羞布。

  春节期间,小酒怡情,喝点酒是免不了的,但大酒伤身,惟愿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人们都能摆脱“酒文化”的纠缠,还饭桌以清新之风。(胡印斌)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