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谈】以首脑外交力促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牛鼻子工程”

2018-04-09 17:5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4-09 17:52:34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澍

【专家谈】以首脑外交力促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牛鼻子工程”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李永成

  4月8日至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全球化与一带一路”是论坛的四大板块议题之一。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阔步向前。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徐徐展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而“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世界共享,这是基本的客观事实。“一带一路”也已成为检验中国倡议得到的国际社会认可度、所具有的国际公共产品成色的试金石。如何让世界读懂“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如何推动国际社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战略和政治互信,成为中国外交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工作中以首脑外交为重要抓手,开诚布公,积极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和人民做解释工作,推进政治互信,凝聚合作努力,为倡议的落实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交支持。以首脑外交力促“一带一路”建设,堪称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牛鼻子工程”,以非凡的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第一,以首脑外交大力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的政治互信,夯实“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以中欧关系为例,欧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节点,中欧之间不存在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为核心的政治互信作为中欧关系的第一支柱,是中欧关系的核心资产与战略动力,决定中欧关系的基本面貌,它不仅是双方利益交融的产物,更是领导人战略远见的成果。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欧盟总部时,中欧双方达成共识,致力于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的成功访问标志着双方共同揭开了中英关系“黄金序章”;2017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之前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为推进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注入新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与访华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时专门强调“发挥好元首外交对双边关系的政治引领作用”,期待中法在“一带一路”创造的新机遇框架中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亚欧大陆繁荣。2018年2月,习近平主席接待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来访,强调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增强中英关系“黄金时代”的务实性,期待中英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以中欧交往管窥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首脑外交大戏连连,成果显著,“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政治基础不断夯实。

  第二,以首脑外交引领“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2015年,中俄两国元首同意努力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相对接,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一致决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哈方“光明之路”经济战略对接。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出访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中东三国,同3国领导人商定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实现协同发展和联动增长。其中,中沙共签署14项合作文件,中埃共签署21项合作文件,中伊共签署17项合作文件,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顺利落地。在捷克,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捷两国要加强金融、互联网经济、新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支持两国企业共建工业和科技园区,实现“中国制造2025”同“捷克工业4.0”有效对接。2017年4月初,习近平主席访问芬兰,取得芬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扩展中国-北欧合作机遇。所有这些外交实践表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外交议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先性。总体看来,推动发展战略对接是“政策沟通”最直接、最重要、富有成效的工作。“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对接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的“中间走廊”、蒙古的“发展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英国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的“琥珀之路”、法国的“未来工业”计划;与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的相关发展战略规划的对接工作也“全面展开”。

  第三,以首脑外交推动“一带一路”框架内与沿线国家的重大项目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象征了双边合作的良好政治开端。若要让“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经济社会发展实效,就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合作项目上。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巴基斯坦时强调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引领,以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经济合作布局。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中白双方达成共识,将中白工业园项目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项目。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东期间与沙特萨勒曼国王共同出席了中沙延布炼厂投产启动仪式,在埃及为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

  第四,发挥主场外交优势,为“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广泛多边支持。所谓“主场外交”,指以中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利用主场优势开展的外交活动。主场外交优势能够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有利于倡导议程,设定议程,积极表达中国观念,表述中国话语,因此,面对国际社会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不乏疑虑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积极利用主场多边外交平台来阐释“一带一路”的内涵与意义,推动“一带一路”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实,设置与“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相一致的会议议程,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信任。2014年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确定为三大重点议题之一,与“一带一路”打造互联互通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全球发展治理新理念相互呼应。APEC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习近平倡议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借此平台,习近平对“互联互通”的内涵予以全新诠释;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中,“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成为了论坛的重要议题,中国政府也选择在论坛召开期间正式颁布“一带一路”的行动方案,成为了与会国家代表乃至世界热议的话题;2016年,在中国担任主席国的G20杭州峰会中,中国推动通过了《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等一批新的成果文件,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与倡导合作、开放、共赢、互联互通的“一带一路”高度契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主场多边外交成为了“一带一路”向国际社会推广的重要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倡议的诚意与实现的决心,增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与信任。

[责任编辑:李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