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蛋奶工程”遭遇浪费亟待实施精准管理

2018-05-21 16:3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5-21 16:31:36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堂吉伟德

  陕西省推进的“蛋奶工程”遭遇吃腻尴尬。每隔几天,刘女士就会翻翻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的书包,基本都会发现已经放坏了的鸡蛋,这就是“蛋奶工程”里的食品。陕西省西安市的部分家长呼吁,蛋奶工程的早餐能否花样多一些。对鸡蛋牛奶这样的早餐爱不爱吃?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小学生,答案是“鸡蛋没味道,不爱吃”或是“牛奶我不爱喝”。对于“不爱吃”“难吃”的蛋奶怎么处理了?不少孩子回答“扔了”。

  学生营养餐工程来之不易,如此惠民之举,对改善未成年人特别是贫困地区孩子营养不良的问题,提高全民体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仅在陕西省,自2009年全省十一个市(区)实施蛋奶工程以来,学生的平均身高增长近4厘米,平均体重增加2公斤,体质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学生经常出现的贫血发病率也有所降低。营养餐是给孩子补充营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受经费总额、安全保障、使用效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蛋奶工程”算得上是目前最适用的方式,为各地所普遍采用。因而,无论在初衷还是目的上,给孩子们发放鸡蛋和牛奶作为早餐的做法并无不妥。

  若因孩子们“不爱吃”或者“难吃”,就放纵管理或疏于管理,“一发了之”而不进行后续的跟踪,导致大量鸡蛋和牛奶被浪费,则显然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学校、老师和家长身上。按照消费层级理论,在“吃得起”的基本需求还未能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以“吃得好”为标准为孩子们浪费的行为开脱,显然不合时宜,也违背了营养餐工程实施的初衷。

  不可否认,长期吃某种单一食品,确实极易让人吃腻,适当调整口味,改善或优化一下品种,可以更好地满足食用者的需要。比如很多大学校园的食堂,不断创新花样来满足学生们多元化的需求,避免品种或者口味“千篇一律”而造成消费对象的厌恶。不过问题在于,“蛋奶工程”不是一间自主经营的餐厅,更不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口舌之欲而设立,要更换口味或者换换花样,既受经费的限制,也受加工场所和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比如,有人提出将煮鸡蛋换成茶叶蛋或者煎鸡蛋,再把纯牛奶换成口感更好的其他牛奶。但问题在于,更换品种和调整口味“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受学校操作能力的限制,又受公平与效率的标准影响。

  学生把牛奶挤掉浇花,或把鸡蛋当球踢,或干脆直接扔了,带来了近半的浪费,“吃腻了”只是一个理由,但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校方等营养餐实施者和操作者,在实际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发放之后没有进行后续了解,对综合效果进行及时评价,而存在“一发了之”的随意化作风。再加上,学生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相对滞后,造成了浪费行为的发生。营养早餐、“蛋奶工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不是“发”,而是“吃”。谁应当领取营养餐,领用之后有没有进行食用,如果不食用应当采取何种更加有效的措施,都应作出针对性的回答。

  “蛋奶工程”遭遇浪费,本质在于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管理上的失责。要彻底避免浪费,必须做到精准管理。一是学校应督促孩子进行食用,对于多次浪费者,应考虑取消其领取资格,避免产生更多浪费。二要家校结合,促进家长扮好辅助的监督者和教育者,共同协助学校促成孩子保持节约和自觉的习惯,多对孩子进行“节约粮食”“健康成长”等方面的劝导,做好“人的教育”以提高其自觉性。(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