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2018-05-29 15:29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5-29 15:29:47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孙懿莛

  “我的儿子不在家,你们不要再来找他了。”“申请执行人给你了你们多少钱,你们这么找我?”“你们都来看,警察要打人啦!”“法院的人来了,快把灯关了。”这些堪称“教科书”式“老赖”不禁让人啼笑皆非,这是最高法院直播“决胜执行难”中的一些镜头。这样的直播,最高法院已经组织了10次。这也是最高法院提出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的一项重要宣传举措。

  在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今年3月29日,最高法院召开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动员部署会,全国法院攻坚决胜执行难进入倒计时。

  法院判决能否有效执行,不仅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关系司法公信力、生命力,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信心和感受。“执行难”究竟“难”在哪?

  首先是查人找物难。被执行人有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些财产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执行案件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判决最终能否实现。信息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牛鼻子”,为此人民法院依托信息化、牢固树立“互联网+”的执行理念,全力建设以最高法院执行查控体系为核心、以地方各级法院查控体系为补充,四级法院纵向联网,法院与协作单位横向联网,覆盖不动产、交通、银监、证监等部门所有基本财产形式的网络系统,对被执行人财产“一网打尽”。今年的最高法院“两会”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以来五年,人民法院利用查控体系共冻结款项2020.7亿元,极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第二是财产变现难。被执行人财产查封后,只有变现了才能进行履行,如何变现也成为困扰执行工作的难题。为此,2017年3月,人民法院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进行网络拍卖36.9万次,成交额2545.3亿元,溢价率52%;北京朝阳等法院还充分利用电商的大数据,对拍卖物品进行价格评估,提高了评估效率的同时还极大地缩短了评估时间,压缩了评估费用,对提升执行质效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是被执行人逃避执行制裁难。对于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失信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强力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联合国家发改委等60多个单位构建信用惩戒网络,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手段共同发力的信用惩戒体系,全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乘坐动车、高铁、飞机,住宿高档酒店等高消费,办理银行贷款等“限高”行为,一些地区还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民办学校,多地在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拒执罪”同样也是高悬在失信被执行人头顶上的另一把利剑。人民法院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对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治力度,根据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判处罪犯9824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初步形成,有力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第四是综合治理难。破解执行难、建立信用社会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近几年,全国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地方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执行工作,普遍将解决执行难纳入法制建设重点工作,民政、房产、土地、银行、工商、税务整体协调配合,有效形成破解执行难工作合力。全国各地各级法院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想,从整体出发,实现系统共建、信息共享,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共同解决执行难的社会氛围。

  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人民法院为打赢这场硬仗,打通破解执行难的“最后一公里”,以问题为导向、以制度为框架、以质效为标准、以信息化为依托,深挖潜力、形成合力,用看得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让法律更有尊严。(孙懿莛)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