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城市“大扫除”,用责任增强文明厚度

2018-05-29 17:1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5-29 17:12:44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堂吉伟德

  5月26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开展“美丽街巷,志愿有我”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全区近500支志愿队团、20000余人参与活动,大家一起擦拭过街天桥、捡拾绿化带垃圾、打扫社区卫生、清洁公园环境等。

  周末本是休息日,两万名志愿者却走上街头,参与周末卫生大扫除,为美化净化城市环境而付出自己的努力。大扫除活动的开展,既实现了“城市卫生,人人有责”的形式表达,又通过具体的活动开展,以及全程化参与的场景展示,实现了“对人的教育”和“对文明的宣传”,其意义不可小觑。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的文明与美好,取决于居于其间的每个人的素质,需要城市中的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人重卫生、讲环保,致力于城市的公共事业,把自己当成城市的主人,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较真精神,则身边诸多不文明的现象,才会被发现和制止。而如果每个人都抱着“各扫门前雪”的无谓心态,对身边的不文明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都听之任之,那么长期下去城市管理的成本将会不断攀升。当公共利益难以获得保障,则个体的权利必然因之受损。

  城市的文化差异,最终体现在人的责任之差。有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责任代入感,人们才会对公共环境保持极高的敏锐性,继而成为一种习惯养成和城市文化。轻则规劝,重则报案,这既是规范和引导别人的方式,也是参与城市管理并共同维护身边环境的常态化表现。

  欲求更有质感的获得,就要有更真切的付出。生活在一座环境优美整洁的城市,人人向往、人人期盼,但更离不开人人参与、人人付出,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欲求共享必先共建和共治,组织由市民和群众参与的“集体大扫除”,一是可让参与者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环境卫生保洁与城市管理的不易,从而对公共管理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为难环卫工”的现象也会减少,并基于自身的利益而控制不文明的冲动。二是能最大化发挥民间组织与参与的力量,检验并提升社会组织和集体活动的动员能力,强化每个人的集体意识。当这种活动成为常态,也会让民间动员机制保持高效而畅通的状态。三是可发挥文明细胞的扩散作用,通过示范带动形成最广泛的社会辐射与影响。

  让市民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得先让人他们学会成为城市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参与到城市的建设、规划、决策和管理上来。有付出的收获,才会更幸福;有参与的体验,才会更满足。“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唯有居于城市中的每个人,从旁观者转身成为参与者,才会在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中,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自然,有了人人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才会有文明城市和城市文明的厚度。如此,城市的现代化和文明化,将会建立起无比坚实的基石。(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