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政府采购电脑超高35%,关键是改革不到位

2018-06-12 11:3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6-12 11:38:30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胡印斌

  据媒体报道,打出“100%自营正品”“价格低于电商”等口号的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近日遭遇一则投诉:一款在售报价12188元的平板电脑价格偏高。具体高了多少?河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经过调查,结论是:至少35%。目前,河南省财政厅已对该款产品做下架处理,并责令三家电商整改。

  据公开报道显示,河南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系政府监管下的政府采购平台,该平台2016年11月14日上线,当时商城的“入围电商”一共有13家。当地媒体曾盛赞这种“阳光网购”的模式,认为这是一条政府采购改革的新路。今年年初,河南省财政厅再度发布消息称,2017年以来,河南省省直单位全面取消协议供货,实现网上商城全覆盖,交易金额实现5.1亿元,节支率达16.8%,基本完成年初改革目标。

  设想很美好,现实的交易额也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而且,随着“阳光网购”模式向各市、县行政事业单位的推广,交易额的迅速攀升当并无任何悬念。然而,一款超高35%的电脑,却让公众发现,即便是“阳光网购”了,勾兑的阴影仍难以完全祛除。

  在网购时代,包括电子产品在内的大多数商品,价格其实还算透明,为啥标榜阳光采购的政府网上商城价格反而高出三成?正如河南省财政厅指出的,各厂商、电商要“加强与全国政府采购市场、各大电商的横向对比,确保上架商品要市场可买、价格可比,价格合理”,比一比价格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这或许恰恰是政府采购的痼疾所在。一者,13家电商入围网上商城,意味着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垄断地位,表现在定价上,自然会倾向于偏高;再者,若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或睁一眼闭一眼,则高价几乎是必然的。

  以此次平板电脑超高35%事件而言,若不是有人举报,恐怕很难被监管方发现。或者说,即便被发现,也可能会被搁置一边。这是因为,在政府财政仍处于“软约束”的语境之下,鲜有人去计较政府采购商品的价格,一款电脑的价格是不是高于市场,政府机构其实是缺乏敏感的。只要渠道没问题,票据没问题,价格高一点自然鲜有人去计较。

  政府采购商品价格偏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是此前的协议供货,还是现在的“阳光网购”,都会存在类似问题。相比较而言,“阳光网购”确实做到了更阳光、更公开,同时,也确实降低了支出成本。只不过,这种“降低”与公众期待,与合理价格水平仍有一定距离。

  “阳光网购”曝出了电脑价格超高35%的问题,并不意味着“阳光网购”的方向不对,也不意味着此番河南省政府采购改革就是失败的。比如,对于河南省财政厅披露的去年政府网上采购“节支率达16.8%”的真实性,公众很可能是认可的。但与此同时,大家也都清楚,这一成绩仍具有相对性。与过去比,确实节支不少,但与真实的市场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一款电脑加价三成,其他的商品呢?我们又该如何信任这些电商的报价?

  可见,问题并不在于以“阳光网购”为代表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方向有偏差,而恰恰在于改革并不到位,仍须加快相关各项措施的落实。现下应该做的,是切实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尽最大可能杜绝人为因素的操纵,彻底堵塞采购漏洞,从而倒逼政府采购管理模式从全过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为此,各地相关政府机构一方面要引导电商主动比价,自我约束,建立竞争的生态;另一方面,也要扩大社会监督,让社会公众参与到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中来。此外,在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前提下,政府更要强化监管,甚至采取必要的市场退出机制,将严重违反规则者逐出市场。(胡印斌)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