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时评频道> 正文

专访田刚:四合院里的北大数学“特区”,能否再缔造黄金一代

2018-06-13 14:24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6-13 14:24:10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朝

  原标题:专访田刚:四合院里的北大数学“特区”,能否再缔造黄金一代

  数学一直是北大的骄傲。田刚在未名湖畔开辟了一片小小的数学“特区”,四合院内苍苍古木掩映仿古的朱瞢碧瓦,静待良凤来仪。

  “做数学到了一定阶段,也会向往起桃李满天下的收获感。”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下简称“数学中心”)主任田刚院士近日在未来论坛深圳峰会上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这位解决过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性等世界数学难题的顶级几何学家,借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工作的经验,从世纪之交开始积极参与中国的数学教育和数学学科发展。1998年,田刚向北大提议创办“特别数学讲座”,邀请一批高水平的留美中国数学家回国讲学。他每年也会在北大组织本科生读书班和研究生讨论班。

  有意思的是,一批对数学有天赋、有兴趣的年轻人恰在世纪之交进入北大学习,包括99级的许晨阳、刘若川,00级的恽之玮、袁新意、张伟、朱歆文……他们后来均在世界顶级学术舞台证明了自己,被外界评价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在田刚看来,“北大数学黄金一代”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就数学大环境而言,现在的年轻人机会更好。所谓“坠落的奥数天才”付云皓的经历,更多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不能简单评价为北大培养的失败。

  2005年筹建数学中心这块北大“特区”,就是田刚在如今不断进步的数学大环境和不断涌现的未来之星中,将“不干扰”数学家的原则制度化的尝试。数学中心施行美式的终身教职制度,吸引了一批一流的数学家和博士生,鼓励教学相长。其中包括上文提到的许晨阳和刘若川。

  2017年,许晨阳宣布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终身教授。田刚认为,一方面,国内以后会越来越习惯学术流动这个大趋势,另一方面,提高软环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新老机制衔接的挑战

  现年59岁的田刚出生于南京,高中毕业后在不同的地方打过工,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尽管走进考场的田刚有些忐忑,但他顺利够上了第一志愿南京大学物理系。随后,数学满分的他被老师强行“挖”去了数学系。

  1984年,田刚在北大数学系硕士毕业后留校,带着学校借的50美元,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深造。

  1988年,田刚拿到哈佛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等顶级机构有过任教经历。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

  “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数学中心。”田刚将他在这些一流机构学习工作的经验带到了北京,其中就包括美国大学普遍施行的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track)。青年人才从助理教授做起,引进6年后可以申请终身教职,且只有一次机会,若委员会不通过,就要离开。

  “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有一定的压力,但我觉得真正对自己有信心的年轻人是不怕这个压力的。所以我们还是相当成功地招收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田刚介绍道,数学中心最初的设计规模是18个教授位置,虽然如今教授部分只有6、7人,但包括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在内的正式成员已经有近30人。

  田刚补充道,数学中心的博士后工作做得很好,在站约30名博士后,40多名已经出站。此外,数学中心每年招收10个博士生。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在数学中心拿到终身教职的7位学者,包括田刚、许晨阳、刘若川、刘小博、葛颢、周晓华、文再文,其中青年学者都是破格晋升的,即未满6年提前申请评估。

  “我觉得我们的终身教职制度实行得挺好,在本质上与美国那套没有太大的差异。是在说有一定差异的话,就是我们这边晋升的成功率高了一点。”田刚笑着说道。

  从2014年起,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也开始全面施行这种新体制。“老体制”下的教职工,无法再以按部就班的方式一步步晋升,而必须拿出一定的表现。

  田刚坦言,这种新老体制的衔接在观念和环境上给数学中心带来了一些挑战:“中心是一个新体制单位,但它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实体中心的话,北大里头还有老体制。怎么能和已有的数学学院协调好,公平竞争,共同为北大数学学科发挥作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除了6年的“大考”,奉行“不打扰”原则的数学中心尽力营造安静的学术环境。学者一般只需在年底提交一次行政上的小结,总结自己过去一年的授课情况、论文发表与研究计划。“一般也就一两页纸的事,”田刚说道。“而且有时候一年没发文章也不是什么问题。”

  与“顶尖”的差距

  许晨阳是数学中心第一位晋升终身教职的青年人才,也是数学中心在2017年最大的话题人物。

  “如果没有这个数学中心,我也许不会回来这么快。”许晨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2年,这位“80后”数学新星放弃多所美国大学邀请,回国来到数学中心的决定曾使不少人讶异。但未名湖畔的四合院中,许晨阳在双有理几何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16年,许晨阳获得以印度天才数学家命名的拉马努金奖;2017年,许晨阳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揽收由中国民间资本捐赠的100万美元奖金。同田刚年轻时一样,他获得了在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的机会。

  许晨阳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

  2017年,许晨阳宣布将在2018年秋季全职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想趁这个机会去世界顶尖的地方看一看。”他当时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去了也不代表我将来就不回。”

  田刚也说道:“这对北大来说确实是一个损失,但是,我必须说明他现在是先去看看,以后还是有可能回到北大。”

  他认为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一种开放的眼光。一方面,许晨阳回国后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世界顶尖大学的位置,这本身对数学中心的学术环境是一种肯定。

  另一方面,顶尖人才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流动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现在感觉的到,是因为我们经历得少,对吧?我相信继续良好地发展下去,到了一定程度,这样的情况会更多出现,”田刚说道。“那我们自己怎么办?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建设更好的环境,使更多的人觉得在这发展比在别的地方发展好。这样子我们就才能真正留住人。”

  许晨阳从北大到MIT的流动,充分说明北大与MIT的距离虽不是完全的,但也是客观存在的。“MIT这样一个顶尖的地方,作为一个年轻人想去看一看,我觉得是非常自然的。”同样曾在MIT任教过的田刚说道。

  他认为,MIT所谓的“顶尖”,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和发展机会方面。数学中心自筹建以来就把国际交流作为重点工作,北京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依然造成了困难。

  “我在普林斯顿和MIT也带了很多学生。我到北大仍然可以带很多学生,但我带好的非华裔学生的机会就少得多得多,而且短期内是无法弥补的。”田刚以亲身体验说明道。

  MIT吸引了全世界最好的年轻学者、博士后、博士生,而这种群星聚集,本身又构成了一种最强的吸引力。

  “黄金一代”的经验可以复制

  事实上,许晨阳前往MIT,会遇到老朋友恽之玮和张伟。恽、张二人同样在2017年走上了红地毯,因代数几何和数论方面的成果获颁数学新视野奖。

  这北大数学的黄金一代,在波士顿再次出现交点,正如此前在高中奥数集训营、在北大老旧的第四教学楼、在普林斯顿的图书馆那样。哥伦比亚、犹他、伯克利、麻省理工、哈佛……从北京到北美,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他们每个人都来来去去,年轻的脚步从未长久驻留。但每一次相遇,彼此携带的数学碎片都能拼接出新的密码。

  恽之玮曾告诉记者,他们在一起是“没有压力的讨论”,“没有什么保守,也不会因为自己不知道什么就不好意思。”张伟也说道,波士顿最吸引他的一点是,这里在任何时刻都有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活跃学者带来新鲜的思想,不一定是成名已久的大学问家。

  恽之玮和张伟在数学新视野奖颁奖典礼上 新华社 图

  田刚回忆道:“张伟、恽之玮、许晨阳、刘若川、朱歆文他们还没上大学的时候就在冬令营里认识了。他们相互之间很早就开始切磋数学。对数学的兴趣始终不减。”

  这和北大数学学院一直鼓励学生自己开展学术活动不无关系,即使在条件不是太好的情况下,学院也尽量提供好的教室和机会。“他们很多都是自学的,几个人办一个讨论班就把一本书读完了。”

  另一方面,田刚提到,北大有重视教学的传统,即使院士老先生也坚持上课,带本科生科研。“比如姜伯驹先生曾是恽之玮的本科科研指导老师,恽之玮和朱歆文曾参加我的大学生研讨班,那时候我就知道他俩很好。当时他俩二年级,其他学生都是三、四年级。”跟随老师的

  研讨班和科研课题,帮助他们从早期就慢慢建立了研究经验、拓宽数学的视野。

  最后,田刚认为在大环境上,国家从本世纪以来给数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很多资源。他从1998年开办的特别数学讲座,就是为了提高了学术交流水平,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接触数学的机会多了很多,了解数学研究的最新动向,这对他们感受数学之美也很有帮助。”

  第一期北大特别数学讲座开幕式

  凭借这些经验,田刚认为下一个黄金一代完全是可以预期的。北大之前办过基础数学拔尖人才班,从今年开始又实行英才计划,从高二学生中发掘好苗子。“第一个要求是他们在数学上确实有天赋,另外我们还希望他们对数学有浓厚兴趣,没有兴趣就不能坚持。”

  就数学中心而言,鼓励新引进的老师带本科生,田刚认为他们多跟北大学生接触,教学相长,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也有益于自己科研。

  “所以我觉得现在年轻学生的机会其实是很多的。当然不是说今年、明年就能出,但应该是能出更多的人才。”

  要让他看到什么是好的数学

  “兴趣”和“视野”是田刚谈论数学时的关键词。在评价所谓“坠落的奥数天才”付云皓时,他同样抓住了这两个字眼,而非外界着眼的“奥数”。

  付云皓,1985年出生于北京,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2002、2003年连续两届满分金牌得主,2003年保送北大数学学院,随后因物理挂科而肄业。

  一篇题为《奥数天才坠落之后》的文章让付云皓重新回到舆论中。他现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数学竞赛。

  连续两届国际奥数满分金牌得主付云皓

  文章多次暗示付云皓对奥数模式的“流连忘返”、难以转型进入高等数学,并提及恽之玮和许晨阳作为对比。恽之玮在高二时成为IMO满分金牌得主,没有等到高三再次为校出战而直接进入北大;许晨阳凭借奥赛保送北大,但没有进入国家队。

  “我认识的一些优秀数学竞赛参加者,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认识到了数学竞赛的这种局限性,而选择了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为后来成长为杰出数学家奠定了关键的一步。”文章引用了许晨阳的一段话。

  田刚称他没有仔细地读过这篇文章,但看过一些外界的评论。“过去也有人这么指责过北大,经常会有这样的评论,他说你看这个人是奥数金牌,最后没有成为一个数学家,那就好像要么你没教育好,要么这个人本身就有问题,就是个失败。”

[责任编辑:刘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