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立规范化流程是双向转诊的最可期一步

2018-06-21 11:39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6-21 11:39:09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堂吉伟德

  6月19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召开“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有效实施”提案办理协商会。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有委员建议建立双向转诊的规范化流程,降低转诊时的沟通成本。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指出,当务之急是研究制定出一整套涵盖各门类、各阶段病症患者双向转诊的程序和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转诊过程中的沟通成本,明确相关医疗机构和患者之间相关的责权利问题。

  从国际惯例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运作体系,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医疗改革努力的方向。综合而言,此项制度已初步建立并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医保报销比例的“基层化倾斜”,发挥了极好的导向性功能。基层诊疗报销的比例高,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政策杠杆,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辅助。

  不过,双向转诊的前提,是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没有前置条件也就没有后续工作的推进,没有跟进,此事也就失去了分级的意义。体现双向转诊的制度用意关键在“有效实施”,得到实施才能评估是否有效并避免流于形式。当前,双向转诊最大的障碍,就在于无法快速而有效的衔接,自下而上转诊容易,自上而下“转养”困难,单向流动而未能实现双向互动,同时在资源要素上也未能互享和共用。

  转诊流程过长,是因为沟通成本过高,增加了患者就诊的负担,让分级诊疗制度无法高效的运转。从大的框架看,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缺失:一是宏观的原则性制度缺乏足够的强制性,患者、上下级医疗机构未能构建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各自为利所形成利益分割,无以形成合力;二是微观的技术性流程未能得到有效规范,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考核及奖惩制度等,业已成为当务之急。

  借鉴国外的经验不难发现,规范双向转诊除了技术性改进外,必须让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如最早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英国,居民要享受免费医疗服务,就必须就近选择自己注册的全科医生,经全科医生转诊后才能进医疗机构接受医疗;美国的各种健康保险制度大多以“疾病诊断治疗分类标准”作为管理和报销的依据,有一套严格的技术流程和操作标准。

  国内双向转诊的运转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比如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弱化和公众的信任度不足等,都是导致双向转诊无法有效运作的重要原因。解决办法,除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合理分配上下级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建立医疗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充分发挥医保的政策杠杆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可操作的转诊标准和考核机制,最终落脚于“明确主体责任”的关键点上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什么情况下该转诊,如何进行转诊,不转诊会有什么后果,都应有统一而规范的标准,并基于监督而得到切实执行。

  据一项调查显示,约有73.6%的医务人员认为,没有统一的双向转诊制度及标准,是造成双向转诊制度运行困难的主要原因。在其他体制和政策壁垒难以破除的情况下,技术和流程上的改进其实成了“相对容易的事”,比如细化转上转下的标准,制定双向转诊的指导原则,明确转诊的程序和手续,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并实行专家评估,再辅以考核、监测和有效监督,增强患者、医疗机构等责任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双向转诊运行应该迈出的可期一步。(堂吉伟德)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