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基金经理面临被机器人替代,只是“祸之所伏”么

2018-06-25 18:1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6-25 18:11:36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盘和林

  在日前举办的2018蚂蚁财富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财富事业群常务副总裁祖国明表示,“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蚂蚁财富的AI(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让财富号的效率提升70%,让合作伙伴的综合成本下降50%。”

  联想到前不久,高盛集团总裁大卫·所罗门透露,关于股票交易,在15年至20年前,高盛有500人在为股票做市,现在只剩下三个人,其余的工作已经全部被机器人所取代。这是否预示着,基金经理也面临被机器人替代的处境?

  据了解,人工智能可以在匹配用户和商品方面提供策略,协助内容生产,根据用户反馈提供运营效果和改善策略,风控识别防止恶意薅羊毛或者黑客攻击等等。不难看出,人工智能在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要远远超过人类。

  今年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第20年,在这20年间,公募基金的规模由最初的40亿元成长到了如今的12.64万亿元。从基金业乃至金融行业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在金融机构开始应用,正说明了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金融业,这对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公募基金行业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基金经理面临机器人替代的背后并不意味着基金业受到冲击。在过去十年的互联网金融技术高速发展中,公募基金整体收益颇多,整体规模较2008年增加了2.7倍。而在未来,公募基金将继续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人工智能极有可能是未来引领公募基金发展的关键。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投资方面也有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前,用户在购买基金时几乎只关心基金的收益率和风险大小,而如今,随着新一代年轻人逐渐成长,购买基金的主力群体也在转变,对他们来说,除了收益率和风险,服务和陪伴也成为选择一只基金的理由。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弥补了以往基金经理无法为每一位用户提供针对化服务的缺陷,通过大数据的计算,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能够精准地掌握每一位用户的风险偏好、资产状况甚至投资习惯等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为每一位用户“私人订制”一份全面的投资方案,同时在投资中对投资组合进行分析,实时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策略。

  未来的理财市场中,普惠、智能、陪伴将是最重要的三个特征。其实不仅在理财市场,未来的各行各业,高质量的服务都将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思维的转变:在服务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参考的重要依据时,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其投资或者购买的体验感,才是保持企业或者行业积极向上发展的关键,而这个过程自然离不开技术的发展进步。

  从行业回到基金经理个体命运来看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同样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工智能只能替代金融业的基础性岗位,例如股票市场的交易员、银行柜员。就国内银行而言,相当多数知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硕士从事柜员工作,这对金融业乃至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更高层次的金融从业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相比机器人,人类对于错综复杂局势的综合分析能力是很难被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一个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小小的变动,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无法量化分析的。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基金经理面临机器人替代,并非仅仅是基金经理的“祸之所伏”,或许也是“福之所依”。(盘和林)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