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景区不能成为“野史集散地”

2018-06-29 11:18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6-29 11:18:38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然玉

  近年来,文化旅游热度渐增。数据显示,2017年文化遗产类景区总体预订情况呈火热态势,同比2016年增长1.3倍。然而,在群众文化旅游需求高速增长的当下,景区导游随意讲解、编造奇闻轶事等现象十分常见。景区导游编造一些“闻所未闻”的野史、艳史、宫斗、传说。导游这边说得绘声绘色,游客那边听得有滋有味,而面对游客的追问,许多讲解颠三倒四、漏洞百出。

  正史不够,野史来凑。景区导游习惯性编造奇闻轶事,可说由来已久。很多地方的导游讲解历史场景,往往都是夹带着声情并茂的调侃打趣,说点真真假假的故事。这对导游来说,算是走完了流程、活跃了气氛、完成了任务。胡编乱造的景区讲解,大多就是这样“随口一说随便一听”,讲的人敷衍了事,听的人漫不经心。由此,好端端的历史,沦为了博人一笑的素材。

  景区导游用奇闻轶事讲解的原因很好理解:相当一部分导游,本身的人文素养和历史知识都相对有限,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充分、不到位。再者说,不少文化遗产类景区的历史,通常都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常态化人随团走、工作流动性极强的导游群体,很难沉下心来对所有景区的历史渊源都深入了解。

  风景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游客到景点游玩,通过导游的讲解可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从而增长知识,加深对景区的了解,更好地铭记历史。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即便一些导游守住节操不胡乱述说“野史”,他们能给游客讲述的,也多是那些“大路货”,自然也没有太多吸引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满嘴跑火车大聊特聊野史的导游,投合了游客的猎奇心。景区成“野史集散地”,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场逆向选择的结果。

  由于带团导游都是流动性的,他们也并不需要对自己讲解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于他们而言,为旅行团游客讲解某个景区,不是为了传播知识、介绍历史,而仅仅是例行工作。讲解更像一个搞好关系、熟络感情和积攒人气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引导游客后续消费从而赚取返点提成,才是这些导游的利益重心所在。

  为了遏制市场乱象,不少景区都强化了自身解说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统一的岗位培训来规范并标准化解说的过程,另一方面则借助与地方文史研究机构加强内容合作以丰富解说的内涵。

  可以期待的是,经过这一系列努力,景区的讲解终将跳出奇闻异事、野史秘辛的低俗套路,而真正成为传承历史脉络的桥梁。(然玉)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