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大学选人用人看当前博士教育的局限性

2018-07-31 11:15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7-31 11:15:05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朱曦

  近段时间,国内高校师风师德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出现了一些大学老师所作所为与传统观念中人们对老师的期望格格不入的现象。是我们的高校教师们变坏了吗?其实,同样的问题在英美名校也时有发生,并见诸报端。

  或许,是“产业链”的源头出了问题:英美式培养大学老师的方式,从根本上忽略了师德的考察。而过去几十年,中国高校对英美学术体制的追膜,正是以对传统师德的忽视为代价的。在英美高校管理层的企业化趋势下,教授们已难以推动改革。而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体制,恰恰给了中国高校从源头上解决师风师德问题的可能性。

  源头就在于博士教育。以文科为例,让学生们将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用于研究一个课题,则其很可能无暇对整个领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遑论对典籍中为人处事之理的细心体悟和实践。这就导致学生埋头研究而失去了全局视野。须知,任何原创性的研究,都是以对整个领域的掌握为基础的。同时,这种全局视野,正是一个理想的大学老师所必需的。

  百年前,哈佛大学Society of Fellows的建立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给有天赋的学生宽裕的时间和环境,在教书育人之前充实自己;fellow的头衔,则让他们不至于因为没有博士学位而在就业市场上落了下风。讽刺的是,这个Society如今的准入条件就是博士学位。基本功——甚至是对专业语言的掌握——不扎实的现象,在英美名校的文科论文中比比皆是。中国的文科博士教育,大可改博士论文为三年持续性的对基本功的考察,而不是仅仅在论文前设置资格考试。

  高校的选人用人,是问题的下一环。用发表学术文章的效率或潜力作为选材标准,能改进学校的排名,但却需要以教学能力和师德考察的缺失为代价。改革措施如“代表作制度”仍然延续了这种对学术产出的过度依赖,而且难以保障职称晋升的公平性。

  目前,国内一流高校的文科教学领域已出现这种现象:一些名校海归博士,基本功不够扎实,甚至无法用通顺的英语写作,却因为所学领域在国内尚属新学科,而通过这种制度在短短几年之内晋升正教授。既然中国正建设自己的学术体系,为什么不至少在文科领域率先摈弃英美高校和排行榜对原创性学术产出的过度依赖呢?博士生的基本功和全局视野才真正决定了教学质量;而师德的考察,则不妨参考组织部考察拟提拔干部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从博士生本校师友口中,了解这个学生的为人。

  那么,如何保证年轻老师升职的公平性呢?量化学生的反馈作为评价老师的指标,已在英美和国内一些大学造成了课程学术标准的下降。文科教学的质量,尤其不易用任何指标量化。学校或许可以对年轻文科老师的录用严格把关,而给他们教学上的自由。学生的反馈,最好用于监督师风师德。在录用把关和师德监督到位之后,职称的评定若要做到完全公正而又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则可一律按教授在本校的教学年限为标准。比如,五年升副教授,十年升正教授。期间若更换学校,则适当延长这个考察期。这样,“教授”职称不仅可以回归教学的初衷,也能有效避免人才的流失。老师们可以在教书之余从事著述。学术史告诉我们,一流的文科成果往往是讲学心得的结晶。

  目前,高校制度改革的重心,尚在理工科及新兴战略学科。中国的文科领域何不领先一步,解决师风师德缺失的根源问题?(朱曦)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