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毅事件:大快人心后制度层面当有反思

2018-08-01 13:2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8-01 13:20:43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默城

  7月30日,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上发布了2起涉黑涉恶和“保护伞”案例。其中一个案例提到,杨玉忠涉黑团伙长期把持农村基层政权,采取非法手段当选人大代表,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毁坏财物、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暴力拆迁、伪造印章等犯罪行为,攫取非法利益。通报中提到的杨玉忠,是廊坊安次区人大代表,也是今年年初廊坊城南医院院长张毅坠楼事件中,涉及到的医院股东之一。

  提起“张毅院长坠楼自杀”事件,当时一篇《一个优秀医生和优秀教师家庭的毁灭》的绝笔信,舆论愕然,也揭开了当地黑恶势力以及其保护伞违法害民的遮羞布。现在,张毅事件水落石出,杨玉忠团伙也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张毅家属表示,“看到这一通报之后就哭了”。据了解,张毅案件目前已进入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相信也会得到依法的正义处理。尽管如此,但其背后撕裂开的现实伤口同样需要被重视。

  法律除了带来宽慰、进行依法惩处外,更重要的是将矛头指向这事件背后的基层权力生态,这需要我们对其乱象进行深度剖析,与制度层面的反思和疏解。张毅事件的细节中,已经呈现出了基层权力生态的真问题。据了解,杨玉忠作为区人大代表,依靠自己所谓的政治权力在地方肆虐而行,不仅如此,其还对当地区政协原主席基地特派员办公室原主任和派出所所长等,进行贿赂拉拢,形成了违法犯罪的利益团伙,既有黑恶势力出力,又有“保护伞”撑腰。

  这么多公职人员,如此轻易沦陷,甚至作恶多年不被发现。更令人震惊的是,一整个派出所的公职人员几乎全部沦陷,基层组织应有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在此事中被消解得一干二净。这种现象真正折射出来的,是基层治理的相关监管漏洞,还有被利益牵扯住的基层行政生态。倘如相应的机制规范容易被利益打破,这显现出来的便是机制与规范的现实无力感。说到底,还是缺乏制度层面的科学设计和有力制约,进而造成了权力被利益所扰的现实困境。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并且指出,要把“扫黑除恶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扫黑除恶和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要深挖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等等。这样的扫黑除恶是深层次的,也应是长久性的,其既戳中了问题的本质,也点出了基层治理对扫黑除恶的现实重要性。

  但现实并不能止步于此,完善基层治理是一个宏大命题,需要在制度的细节层面,逐渐推进。只有稳步推进独立的有力调查,与群众意见形成最大程度交集,将基层问题最大化呈现出来,以法律利剑切断基层利益链,才能进而真正呈现基层清朗状态。(默城)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