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涉假红头文件污染了政商关系

2018-08-14 17:32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8-14 17:32:42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作者:敬一山

  一纸来路蹊跷的红头文件,成为决定千亿矿权归属的关键证据,也使得一起并不复杂的煤矿产权纠纷持续13年。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这个蹊跷的案件。这起十几年前的旧案,看起来非常复杂,但是说穿了又很简单。十几年前一名香港商人在青海省一煤田开发遇到资金困难,将公司股权“一股二卖”,由此引起了一场千亿矿权纠纷。

涉假红头文件污染了政商关系

  在后续打官司的过程中,其中一家公司拿出一份关键证据——青海省商务厅《关于青海省紫金矿业煤化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批复》,文件编号为青商资字(2005)296号,这份文件成为了该公司胜诉的砝码。但是另一家公司的辩护人发现该红头文件存在一系列疑点,很可能涉嫌伪造。

  搞清这份文件的真伪,花了10多年的时间。青海商务厅先后两次给法院的回复,一是称当时经办人在国外学习无法求证,二是说查清事实后即向法院正式回复。但是记者核实发现,那名工作人员当时就在商务厅正常上班,并未出国学习。其实,即便真是出国学习,事涉重大案件,核实政府红头文件真伪这样的严肃事件,也不应该有丝毫耽误。

  除了这个本该很容易辨别真伪的红头文件一拖再拖,青海省高院的判决,也存在多处不合情理的细节。比如,本该六个月内审结的案件,两年之后才做出裁定;而裁定书,也并未写明开庭时间。这些蹊跷环节叠加,难免让人质疑这背后是否存在官商勾结的腐败内幕。

  红头文件的真伪,是在青海省纪委介入调查后才水落石出。青海省商务厅出具过296号文件,发出后不久发现有问题,作收回撤销处理。但这个调查并不能消除关于腐败的猜疑——有问题的文件是如何出台的,和那位据称出国学习的商务厅工作人员有无关系?此外,青海商务厅曾回复当事人,强调“296号文件系真实文件”,回避了文件被收回撤销的关键事实,这就有为相关公司打掩护的嫌疑,其背后绝不可能仅仅是巧合。如果无法调查到具体的人,不解释清楚种种不合情理的地方,那伤害的就不仅仅是某家企业,更是地方的公权形象,以及地方企业整体的营商环境。

  这些年政商关系越来越受重视,中央也一再强调各地要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政商关系的核心,就是政府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不同类型的企业,能不能做到既亲近又清白。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青海商务厅以及相关部门的做法令人心存疑惑。这起原本并不复杂的企业产权纠纷,却绵延纠缠了十多年,即便不存在腐败内幕,这样的处置效率,对于企业家来说也无疑是灾难性的。这样的地方环境,让企业家怎么能放心去投资、有信心在当地发展呢?

  从政商关系的维度来看,比少数官员腐败更严重的问题,是尽管腐败嫌疑明显,却仍然如雾里看花,永远让人看不清楚。少数官员腐败,只要查清楚问责到位,仍然可以让企业家重获信心,可是如果有问题不查清楚,稀里糊涂地这样过去,将个案就变成普遍的营商环境问题,那影响恐怕就没那么容易消除了。

  但愿在舆论高度关注之后,青海相关部门能意识到这种区别,查清个案内幕,并追责到位,和少数可能的腐败官员切割,以维护整体的地方形象,理顺政商关系。(敬一山)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