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郇雷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8月30日,我跟随“感受改革巨变,思考中国奇迹——改革开放看江西”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前往中国航空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昌飞”)有限公司调研。
昌飞是我国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骨干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军机、民机、国际合作项目和通航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航空科技领域可谓是蜚声中外。在调研过程中,公司党委副书记胡世伟同志向调研团介绍了公司党建工作情况,其中有几点令笔者印象深刻。
一是公司对于国有企业责任的深刻认识。昌飞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航空梦,职责重大。“在革命战争年代,枪杆子里出政权;而在和平发展时代,国防建设出主权”,胡世伟同志的这一句高度凝练的概括,准确地表达了军工企业身上所担负的国家使命与职责。
二是公司的党建工作扎实推进。昌飞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党建理念,“顶天”就是讲政治、讲学习,从思想层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贯彻党中央要求,确保企业坚定不移跟党走;“立地”就是从行动层面要求各级党组织自觉主动融入中心,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带领党员和职工群众创造更多价值,实现企业提质增效,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这种党建理念的引领下,昌飞又创造性地提出了“12345”党建模式,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划化、程序化、标准化程度得到提升,这对探索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进程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是“诚信敬畏”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昌飞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把党性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结合起来,教育每一位昌飞人都“讲诚信、知敬畏”,形成了“诚信敬畏”的文化氛围。可视化样板、数据说话、量化评价、问题文化等具体做法,支撑起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鼓励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里,“精心是态度,精准是标准,精品是要求”。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实践,构建起广大职工对质量标准的敬畏之心、对职责使命的敬畏之心。
[责编: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