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七仙女”的援疆路 平凡中见家国情怀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七仙女”的援疆路 平凡中见家国情怀

2018-09-26 09:34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王营)在新疆,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暂别家乡,不远千里来到西北内陆的环境中;他们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服务于这里条件艰苦的基层;他们暂舍家人朋友,只为让更多需要的人得到更好的帮助。他们,是援疆工作者。在新疆喀什的医疗战线上,同样坚守着这样一批人。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承办,天山网协办的“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走访活动启动。9月19日,活动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下文中简称“喀地一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广东省医疗援疆工作队中的“七仙女”,也开启了认识援疆工作之门。

  无私援疆 促边疆医院快速发展

  喀地一院成立于1934年,是新疆最早建立的西医医院之一,但建立以来,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才引进等原因,医院在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发展还不足。近几年,喀地一院在广东省医疗援疆工作队的帮助下迅速成长起来。据喀地一院党委书记邹小广介绍,在广东省的无私援助下,喀地一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结束了南疆没有三甲综合医院的历史。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七仙女”的援疆路 平凡中见家国情怀

广东省医疗援疆工作队中的“七仙女”(喀地一院供图)

  2018年3月,喀地一院迎来了广东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员,共计24人,其中女性7名。这7位女队员,平均年龄37岁,6位博士、1位在读博士,6位年轻的母亲、1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少女……这样一个涵盖医疗、科研、管理方面人才的团队,让很多人为之惊叹。久而久之,人们称其为“七仙女”。“七仙女”到喀什,带来的不仅是精湛的医学技术,还有医学理念和更多医疗资源。

  “七仙女”虽然援疆的时间不长,但已成为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无人不知。“七仙女”中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张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陈敏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狄娜、中山大学眼科医院李星仪、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杨程甲、广东省中医院妇科朱敏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明艳芬等七人。“援疆专家们无私奉献,发挥了传帮带作用,为医院进步作出了贡献。”邹小广说。

  广东到新疆喀什距离近6000公里,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不太一样。为此,喀地一院制定了周密的方案,切实保障援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调动其工作热情。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关爱……全方位的关注,给了援疆工作者“家”的温暖。对这一切的安排,大家也十分感动,明艳芬说:“宿舍里生活用品大到被褥,小到牙刷、毛巾一应俱全,处处细致贴心。同事之间在业务上相互促进,大家成了好朋友,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

  克服困难 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我的二宝还没有断奶,大儿子也才八岁。父母也年纪大了。老公是一名医生,平时也很忙没空照顾家里,怎么办?”当得知作为超声科援疆的不二人选时,狄娜的心中开始犹豫。当天下午,狄娜紧急召集家人开了家庭会议,最终家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狄娜心中明白,无论在哪里,产前超声筛查医生都是紧缺的,医院之所以希望她能克服各种困难来援疆,正是因为这里有迫切的医疗需求。最终,她带着全家的祝福和全院的支持毅然来到喀地一院。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七仙女”的援疆路 平凡中见家国情怀

狄娜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一到喀地一院,狄娜就迅速投入工作中,她首要做的就是调研了解喀什地区孕妇产前检查情况。她发现,去年一年,喀地一院登记的3400多名产妇中,只有不到30%定期做产检,20%多做了中期B超。这个情况让她有点震惊。“孕妇一定要做定期的产前检查。”

  为此,狄娜给全院人做产前检查相关内容的讲座,并通过医院公众号平台宣传科普相关知识;当自治区的领导去医院调研时,她及时反映相关情况并得到了积极回应;当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揭牌仪式时,她呼吁中山大学在援助时多多关注这方面……

  前不久,狄娜给她的博士生导师打了一个电话。“老师,我的能力有限,我希望您能来一趟,可是我们没有经费,机票钱都得您出。”她在电话中说明了情况。即便如此,她的博士生导师也欣然同意。上周,她的导师来了,给医院的人讲课、调研走访,看这里的真实发展情况和所需的东西。“我的导师也希望可以为这里提供更多的帮助。”狄娜感动地说。

  另一边,狄娜也在积极培养医院中新人们。“目前我带了2个徒弟,一个17人课题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都有。”她介绍说。

  传帮带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相关技术,“原本只有1名医生可以做产前诊断B超,现在已经有4名医生可以独立完成了这项检查了。”狄娜十分高兴,“以后我还会带基层医院的徒弟。希望通过我的帮扶,能帮这里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的产前超声筛查医生,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降低南疆地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

  全方位帮扶 惠及更多民众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无悔的事情。”张琪这样要求自己。她是这批广东“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此次援疆工作中就任喀地一院院长。她肩上的担子十分重大,积极组织协调医院多个部门一起共同制定喀地一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带着医护人员和医疗队下乡义诊……“通过我们的援疆队伍,尽可能多的将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喀地一院惠及更多的民众。”她说。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七仙女”的援疆路 平凡中见家国情怀

广东“组团式”援疆医疗队义诊现场(喀地一院供图)

  在援疆的工作中,“七仙女”也经常被这里朴实的人们所打动。一个维吾尔族司机不愿意收5元的车费,他说:“您是喀地一院的广东专家,我们能看好病了。你们来是造福我们的,钱我们不收。”一位母亲在孩子得到救助后,用很不熟练的汉语表达“谢谢”;还有一个青光眼的老人看门诊的时候给她们带了一袋青杏。一位老人以为她们回广东了,坐在地上大哭……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却时时触动着“七仙女”柔软的内心,让她们更加专注地投入援疆工作中。

  “七仙女”只是援疆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她们的背后,有着更加系统的援疆方案在推进开展。近几年,广东省卫计委采取重点专科援建、开展科研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喀地一院传统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等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据数据统计,2017年以来,广东(不含深圳)共投入1.01亿元援疆资金,实施医疗卫生援疆项目13个,选派104名医疗卫生人员入疆,传帮带受援地医疗卫生人员705人,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5万人次,帮助提升专业技术职称132人次,实现手术、科研突破672项,有力推动了喀什地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一个个的真实的数据见证着喀地一院的发展,也说明了援疆工作的助益与效力。

  体系不断完善,帮扶政策不断深化,涵盖科室越来越多,基层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当家国情怀与个人能力相交织,将会有越来越多像狄娜、像“七仙女”一样的医疗专家投入到援疆事业中。

[责编:李澍]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明出游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