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明辉
“空着手回家过年,大小包返城打拼”,这是多少在大城市拼搏的人的春节写照。“妈妈牌”白菜、高粱粑粑、“婶婶牌”手工粄、家乡无公害鲜辣萝卜……家乡的每一样特产都完胜大城市的一份外卖,全靠这一口乡味,安慰几百、几千里外的乡愁。
变迁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亲情和爱。一如既往地,春节返程的人们离家之前的收获除了父母亲人的叮嘱、依依不舍之外,还有一个个“妈妈装的旅行箱”——满满的土特产和父母亲人亲手制作的美食。毫无疑问,这是父母亲人等对游子爱的最老套表达方式,但却也是最深沉、最持久、最浓厚爱的表达方式之一。
面对游子的春节返程和外出打拼,父母亲人为他们带上丰富的家乡土特产和美食,带着“妈妈装的旅行箱”出发,其中包含了父母的牵挂,更深一层则是对游子外出打拼成功、有所收获的渴求与期许。作为众多春节返程游子中的一员,在笔者看来,“妈妈装的旅行箱”不仅是是爱的表达,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以笔者为例,以往春节携妻带子回老家过春节返城时,父母亲人往往都会把亲制的老腊肉、油炸麻花、油炸花生、特制的水煮肉等特产交于我带上。这虽然也是美食,但无可否认,在绿色、环保方面还是稍逊一些。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原本的特色美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磨油、蒸馍、白菜、大萝卜等,父母还不忘叮嘱这是自己种植、采摘、加工的,全程无污染、不施化肥、纯绿色。这不是“妈妈爱”的减少,而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这些年回家,包括父母在内的农村亲人、乡邻,绝大部分已经逐渐摆脱了过去过年大鱼大肉大量往家采购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细菜和绿色食品,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妈妈装的旅行箱”自然也会随着变化。见微知著,以小家看大家,其照见了国家发展和城乡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一个侧面。
事实也正是这样。近些年随着国民收入的明显增加,以及环保绿色意识的提升,人们在吃喝消费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扭转,不再单纯追求吃饱,还要环保绿色,要吃出快乐吃出健康。农村老家“妈妈装的旅行箱”近些年的些许变化和叮嘱关注,正是这种观念的彰显。
“妈妈装的旅行箱”凝聚的是爱,就像春日放飞的风筝的线,一头连着的是游子们外出打拼和在各个舞台的绽放,一头却在父母手里攥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游子的牵挂和感恩。“妈妈装的旅行箱”更是一面折射镜,从细微处照见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让我们每一个身处这一美好时代的人们感恩有家的温暖,感恩有国的强大,让每一位赶上这个时代为美好生活奔跑的人热血沸腾、充满希望、心里敞亮、干劲十足。(余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