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阻拦疫区狗无害化处理,爱狗不能绑架公众利益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阻拦疫区狗无害化处理,爱狗不能绑架公众利益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5-27 14:1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马涤明

  这两天,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的一个收狗点正在上演着一场争狗大战:从5月23日起,来自西昌、成都、西安的四五十名爱狗人士,参与到一场“救狗行动”中,要求从商贩的狗场中解救300多只狗,遭到了商贩的拒绝。双方协商不成,冲突进一步升级,爱狗人士将收狗点围堵,开车将路口堵住,整夜守在狗场附近,防止商贩偷偷运狗。得知狗来自疫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介入,原本计划将狗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是遭到爱狗人士的强烈反对。

  爱狗人士反对贩狗、反对吃狗肉,而贩狗商们则认为没有法律禁止贩狗吃狗,自己的生意不违法,双方争执不下,结果是“争狗大战”一场接一场地上演,把公众看得越来越困惑:法治社会,狗贩与爱狗人士争狗,何以常常不见有效仲裁,而由双方以“丛林法则”决定胜负?

  每一次的“争狗大战”,公安、动检等部门都有到场,但多是只将势态控制在对峙状态,然后力促双方协商。如果爱狗一方力量不够或出现防线疏漏,狗贩“逃走”,对峙自然结束,执法部门就完成了任务;如果贩狗方向爱狗方做一些让步,比如交出一些或全部的狗,由爱狗人士带走,然后爱狗人士放行贩狗车,也是“圆满结局”。即便如此,双方仍都有不满:贩狗一方不用说了,损失狗等于损失财产,且认为不违法的生意未受到保护;而爱狗一方则认为,国家应立法禁止贩狗吃狗,这种产业太残忍了。

  爱狗人士的对狗的感情应得到理解,然而还是不能超越社会规则行事;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更不可以拿自己的价值标准绑架法律。事实上,不少“爱狗队伍”早已自赋了“执法权”,不管是上路拦截运狗车辆,还是围堵狗场,暴力抵制“狗肉节”等等,他们都不觉得自己的行为违法、侵害他人合法权利。

  而“爱狗执法”的错觉,则来自于执法部门态度的暧昧;“争狗大战”中,执法部门奉行的原则似乎是,只有调解,而没有谁对谁错的裁判。对于人数众多而又情绪激烈的爱狗人士,执法部门还往往牺牲原则满足其无理的要求。比如这一次,得知狗来自疫区后,当地政府原本计划将狗作无害化处理,但因爱狗人士强烈反对而作罢。这对爱狗人士很人性,但对公共利益却是严重不负责任的。

  对来自疫区的犬只,应该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可在一些爱狗人士看来,动检部门为狗注射疫苗都不能接受,认为这会加速狗的死亡;然而,这批从包虫病高发区运过来的狗潜在极大的疫情风险——包虫病又被称作“虫癌”“第二癌症”,狗是包虫病传播的重要源头,这种问题上,不能迁就某些爱狗人士的任性。

  爱狗可以理解,但不能没有底线,不能绑架公众利益和法律。执法部门处理争狗冲突,更不应该采取“和稀泥”的态度,以牺牲法律原则息事宁人。(马涤明)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