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到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被写入其中。号召、规劝人们读书,也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全民阅读氛围怎么来  

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推动全民阅读,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还要在“软环境”方面动脑筋。“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让不少人呼唤诗词回归民间;“朗读者”的热播,在全社会兴起了一股读书热。“趁热打铁”之下,还须“软硬兼施”。

全方位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手段。然而,阅读氛围的缺乏一直困扰着我国国民阅读的普及与推广,因此,阅读氛围的整体营造仍是我国推进全民阅读的工作重心,这需要从观念引导、政策指导和活动倡导等三方面着手。

对全民阅读的思虑

为什么要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怎么读?一般人读得懂那些书吗?更有甚者,有学术名人对社会上读书会的蜂拥而起表示莫名惊诧,说自己的研究生组织的读书会读的是康德、尼采的作品,甚至结伴沿着康德的足迹和尼采的经历去实地考察读书,他认为那才是真正的读书。我听了既充满敬意,也有点儿困惑。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全民阅读,是不是有点儿像奥运会冠军看到群众体育比赛而发出惊诧和诘难?旁边的人是不是会认为他不合时宜?

信息时代如何阅读

郑也夫:我们该怎样读书、怎样思考

要开发大家读书的乐趣就要让大家有选择的自由,能接触各种类型、风格的图书,在这样宽泛的阅读当中,一个人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培养起自己的读书兴趣。□ 读完书以后要和人交流,要经常去卖弄,跟别人吹牛,这能帮助你记住书里面的东西。

信息时代的读书生活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很方便很廉价地(甚至免费)获得阅读的材料,可以海量获取和储存阅读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空隙做短暂阅读,甚至还可以互动式阅读,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阅读的范围大大拓展,也更加日常化、平民化。

让“读书”的胸怀和视野都再宽一些

以前,扩展“读书”的胸怀和视野这样的要求,都是对读者提出来的,希望他们在选取书籍的时候不要固步自封。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要求自己,把“书籍”的概念不要只局限于纸质书和数字化阅读?人们现在为什么不爱读书和买书?因为这种“获取”的方式太不方便,不论你通过它想获取什么——知识、启迪、滋养、还是陪伴。

书香致远

读书的“体”与“用”

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本体意义之所在吗?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生产的累积,读书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如今,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已不再是精英阶层的专属,而成为大众普遍拥有的权利义务。实用功利性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这种读书实用论,往往会遮蔽读书的根本要义。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的诉求所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形而上“体”之情怀的读书则可称之为“好读书”。归根到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不仅“尽信书不如无书”,而且还可能“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前者却是一定斤斤计较如落市井,必然就有“知见障”——带着一片患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最是书香能致远——看德国人的全民阅读

又逢一年读书日,作为酷爱读书的民族,德国人全民阅读的习惯与其足球、哲学、汽车一样为世人所知。特别是近现代时期,德意志民族的思想家、文豪、艺术家、科学家层出不穷,德国也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重回世界强国的巅峰,离不开全民阅读的力量,而德国人酷爱阅读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硬件支持、社会的广泛弘扬以及自身习惯的传承。在欧洲许多国家的街头巷尾,均设有公共图书亭。居民把自己看过的图书放在亭里供其他人免费阅读。德国人认为,读书既是“独乐乐”的行为,也需要“众乐乐”,因此书友会和读书沙龙在德国人中十分流行。在各具特色的书店和读书主题的咖啡屋,志同道合的书友们举办各种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和好书推荐活动。迄今,德国许多地方仍然延续着源于宗教布道活动的“朗读会”传统,参与者倾情投入,将一本好书视作珍宝般传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