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昱冰

电影和一切传播,都不能丢掉美学任务

  周末心血来潮,把《封神传奇》看了,就是传说中那部有李连杰、范冰冰、梁家辉、古天乐、黄晓明夫妻……一众大牌明星担纲加持、豆瓣评分2.9的电影。

电影和一切传播,都不能丢掉美学任务

  电影《封神传奇》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述了商末时期姜子牙率领一群能人异士协助武王伐纣的故事。

  一分钟不落地看完全片,真没看出它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毛病:情节也算得上三番四起、有始有终、结构完整、还比较正能量;人物塑造沿袭了“老要张狂少要稳”的惯式;因为一代人童年阅读的贫乏,所以幻想中极致的美丽和魅惑就是女妖精,这一情结也在妲己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还有饶舌的仙草、蠢萌的怪兽、贯穿全片的特效。

  总之,除了距离原著有点远,作为一部纯娱乐性影片,该有的它都有了。但是就好像从菜场买回了鲍鱼海参、腌腊生鲜、时令果蔬,按说怎么也能做出一桌家常便宴,可吃起来,就是觉着缺了点什么。

  也许它所缺乏的,正是现在很多影视剧和其它种类的传播内容也都缺少的:美学任务。

  一部电影,只要拍出来不是给自己一个人看的,就一定已经承担了一些想要传播的东西,例如:故事、思想、道理、知识、情感等等。制作者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按照不同的比重,把这些内容中的几种或全部,添加到自己的作品里。观众看完了一部电影、一本书、一篇文章,不管愿不愿意,制作者想传播的东西,肯定已经在他们脑子里转了一遍。

  而“美学任务”是在这些内容之外的,换言之,制作者不用考虑作品中“美学”所占的比重、或者这次要不要它,它必须存在。

  传播美学,是所有作品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没有故事的作品,观众记不住;没有思想的作品,不能算上乘;可完全不具备美学的作品,会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强烈的不适感,会不喜欢,甚至厌恶。

  当原始人类发现一朵花好看、一朵云霞很美,人类就已经具备了欣赏美的能力。当他们在岩壁上刻下第一根线条,美学就开始了在人类中传播、代代相传。

  它早于一切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类进化的一部分。民间有俗语形容一个家族的发达史:“两代看吃、三代看穿、四代看文章”。所说的,就是一个家族对美学的不间断传承和进化。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所有人都特别熟悉也特别抵触的词:暴发户。

  这就是人类对美学的重视与倚赖。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上,但它的影响却已经深入骨血,随时支配着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选择,并决定着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对他(她)的评价。

  这就是美学的重要性。它无影无形,却是人内心中随时存在的一种强烈诉求。当一部电影满足不了观众内心中这种诉求的时候,你再努力,也白搭。

  美学是注定会和人类永远共同存在的,如果有一天,人类文明彻底崩塌,一切重头再来一次,最先被开启的,肯定仍旧是美学。所以,不要奢望观众和读者会偶尔忘记它。

  现在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到世界去,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心口的朱砂痣,时时灼痛着。如果真想走出去,就好好完成“美学任务”的传播。因为在整个人类世界,对美的欣赏,是最具有共性的东西。

电影和一切传播,都不能丢掉美学任务

  在《功夫熊猫2》里,对东方美学的运用堪称经典,孔雀舞、中国武术、柔和通融的东方哲学,被一群熊猫、猴子、老虎演绎的淋漓尽致。

  中国观众马上就能看懂并接受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它情节够简单或者够搞笑,而是因为很多细节中都有自己从小就看习惯了的东西,从情感上直接拉近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不需要再去转换或理解,也不会有排斥。

  美学的运用,帮助观众轻而易举就理解了电影中的故事、人物间的纠葛,很容易就喜欢上了这些动物。然后动物们再说什么、传递什么,自然而然也就入脑入心了。

  美学不仅仅是指孔雀舞这种纯粹而极致的美,“美”就像空气,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电影、文学、各种文章,所需要做的,是不让自己成为日常生活中一块美学的真空。没有空气人会窒息,完全丢掉了美学任务的作品,同样会让观众或读者窒息、摒弃、丢在脑后、一走了之。(聂昱冰)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