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贿选、财政造假,不过是硬币的两面

2017-01-18 10:54:11

贿选、财政造假,不过是官场这枚硬币的两面。这种约束的松弛与制度性失序,非有雷霆万钧的打击不可能奏效。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1月17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尽管早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辽宁时即严肃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而中纪委监察部、国家审计署也曾披露,2013年,辽宁省岫岩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但省长公开承认地方财政数据造假,尚属首次。

  正如网友所言,见过忽悠的,没见过像辽宁这样能忽悠的。沈阳周边一个县,2013年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被砍掉半数还多!尤其恶劣的是,官员凭借数字游戏迅速获得了升迁,而由此造成的恶果,却要老百姓来背。据当地一名官员表示,前几年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百姓不仅没有得到好处,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多交税收1000元!

  一般而言,在目前的财政管理体系下,一个地方的财政数据有些失真,多一些水分,并非难于核查,无论是财政系统,还是统计系统、审计系统,均应该有所察觉。特别是对于那些财政收入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地区而言,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往往并不困难。至于在长达三四年时间里,出现大面积、系统性造假,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上行下效、上下串通一气。

  可见,财政数据造假的症结,仍在于官场风气。当一地的官场风气劣化,甚至出现某种以浮夸为能事的“忽悠文化”的时候,则溃败无所不在。这个时候,即便有些官员不愿意出卖良知,往往也很难扭转这种巨大的惯性。事实上,多年来,关于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并非没有蛛丝马迹,而在整体性的亢奋中,这些声音每每被沉没。

  结合此前中央披露的辽宁贿选大案,人们会发现,这起仅千人被问责的省级贿选大案,其发生时间与当地财政数据造假的时间近乎重叠。这也可以部分佐证,这一个时期当地的官场风气坏到了什么程度。

  一边是罔顾民生和经济社会实际发展情况的财政数据造假;一边则是疯狂的贿选买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102名辽宁代表,有45人涉案;省人大代表则有523人涉案。更有郑玉焯、王阳等部级官员涉案。巧的是,郑玉焯恰恰就是在2013年1月由辽宁省财政厅长升为省部级,当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若非案发,不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还要持续多久?一个长期以来忽悠成风、贿赂公行的地区,老百姓的日子怎么可能好过?这也可以解释,近年来为什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会萎靡不振。这也不是外部社会的故意“抹黑”,而根本上还在当地在治理上出了问题。

  说到底,贿选也好,财政造假也罢,不过是官场这枚硬币的两面。在当地很多官员那里,严肃的党纪国法被弃置一边,而十八大以来形成的良好党风政风,也形同虚设,一切都比不上到手的利益。这种约束的松弛与制度性失序,非有绝大的决心与雷霆万钧的打击不可能奏效。

  去年8月,辽宁省委在巡视整改通报中指出:“对全省各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审核,做到基层数据准确、宏观数据匹配,指标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经济数据造假的,一经发现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省委书记李希也强调,“绝不能让忽悠成为文化,要让忽悠没有市场,让忽悠者没有前途!”

  贿选案一系列涉案官员已经被问责,接下来,还应该对财政数据造假事件立案调查,一查到底,决不能姑息。(胡印斌)

责任编辑:罗旭晨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