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昱冰

让今天的文化加入到“过年”中去

  “过年”究竟是什么?我曾在文章中写过,“过年”是给予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感,也是生活对于亲情的一场隆重的成全。

让今天的文化加入到“过年”中去

  “过年”就好像是帮助所有人,在繁杂庸碌的生活中,按时完成一场穿越。肉体上穿越回儿时的家;情感上穿越回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旧日时光;生活方式上最大限度地靠近古人和祖先;精神上完成一次与亲朋故旧的相互关照——不论大家彼此给予的是情谊、还是红尘俗念,都会让人觉得,原来在这个生活了11个半月的冰冷世界中,自己不孤单。有钱没钱,成功失败,身边都有成群的人,和自己有着相同的烦恼与期盼。这样一看,下一年的日子,其实也没那么难。

  把这些综合起来,“过年”就是一种文化。因为所谓“文化”,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让人不要在生活中走丢了,永远记得,自己来自何方、想去向何处。“过年”中的种种仪式、美食、欢聚……也都是为了一年一度提醒人们,要记得父母的恩、儿时的梦,要静下来想一想昨天、今天和明天。

  “过年”这种文化,在书本里也有详细的记述,可它的传播,更多还是依靠着人们的亲身感受和记忆在代代相传。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民俗文化,因为它远远超出了“三里不同俗”的界限,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这一场文化的盛宴遍布九州四海。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已经成了一种信念,一传就是几千年。

  “过年”之所以具有这么强劲而磅礴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文化脉络与气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就处在生长之中。

  关于“过年”和“春节”,有说起源于虞舜时期,有说源自殷商年间,反正就是已经非常古老了。先秦初具雏形,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各项年俗不断丰满。

  汉时祭祖;魏晋守岁;唐代拜年,李世民还做出了最早的新年贺卡;宋代吃饺子,放爆竹的习惯逐渐盛行;明朝的过年时活动则更加丰富完备:接灶神、贴门神,真正达到了仙凡同庆……

  可见,随着民间经济文化发展日渐成熟,“过年”的习俗与文化蕴意,也愈加成熟。“过年”就是一个缩影,浓缩进每一个时代最能承载起人们心目中的渴望的内容,让这些内容成为自己的文化内核中的一道刻痕、一束光影。并把这些光影刻痕,当成一笔财富传递给后世、当成一句句古老而神秘的寓言,警示着,也祝福着一代代儿孙。

  正因为具有了这样强大的兼容性,“过年”才能历久弥新,一直没有退出生活的舞台。

  那么,作为坐拥着史上最高度的文化融合、最丰富的传播方式的我们,又该为“过年”留下了怎样的刻痕呢?毕竟,历史在“过年”中留下的每一道痕迹,都是美丽动人的,即使只是一盘外表光洁灵巧的饺子。

  谁不想让后世的人,在“过年”的时候,会因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序,而突然涌起对某一段历史遗珠的向往与膜拜呢?

  虽然每年除夕的“春晚”,现在已经毁誉参半了,但我们必须得承认,这台已经三十多岁的晚会,是近些年来,唯一能称为“新年俗”的事物。它与电视的兴旺同步发展、与“过年”举家同欢的传统相契合。回头看,每一年春晚都代表了当时人们能享受到的最高的娱乐水准、艺术审美、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不知道“春晚”还能延续多少年,能否真正发展成为“过年”的一道刻痕。这种事当代人是没有办法下定论的,只能留与后世评说。

  而且,魏晋汉唐,留下的每一道光影,也都不是刻意为之的。一定是因为某一项事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美得炫目、浓得醉人,所以才把自己的印记留在了“过年”里。

  也就是说,我们也不能刻意为之。只有努力让这个时代的生活中,多些精彩的内容。不光是一年一次,等待着“过年”来丰满、润泽今天的生活。在“过年”的同时,也能用今天的生活,照亮这个流传了千年的、古老的年。

  给予它新的光芒和活力,让它继续生长、朝气四溢,兴致勃勃地为后世带去今天的美丽。这美丽,就成为了“过年”中又一道刻痕光影、一组神奇的符号,供后世想往和膜拜。

  丰润眼前的生活,谱写后世的传奇。所以让今天的文化更浩荡更生动,是件很诱人的事。(聂昱冰)

[责任编辑:付双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