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评估为“证”,知识产权保护更分明

2017-02-28 17:00:35

有了评估为“证”,知识产权保护才会更分明。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这些关乎经济命脉与民生福祉的领域,也许才会山清水秀、柳暗花明。

  知识有价值,产权有边界。

  此前,《锦绣未央》疑似抄袭等事件,将IP剧的知识产权保护纠葛晾晒在公众面前。其实,除了影视圈,科技与实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官司更是司空见惯。好在2月27日,我国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在北京成立,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专知识产权评估系统1.0版”同日上线。这也意味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迈入实质性阶段,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正在逐步成型。

  30多年过去,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知识产权大国”。不过,两重现实亦需要面对:一方面,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居世界之首,是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知识产权长期面临统筹难、评估难、转化难、保护难、交易难、管理难、融资难等多重困局,特别是专利评估技术难上加难,无形中为专利技术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设置了“玻璃天花板”。

  有人说,知识产权保护一头连着智慧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创富。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知识产权被尊重、被敬畏,恐怕还连接着文化传播的质态、文明传承的秩序。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这是知识产权规划首次列入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在知识经济年代,知识产权保护是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大国匠心也好,小剧原创也罢,乃至整治线下的“莆田鬼市”、线上的电商假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肌肉”和“牙齿”,才是提振信心、重构规矩的得力保障。

  据称,现阶段“国专中心”的产品主要包括:知识产权评估报告、知识产权价值分析报告、基于专利信息的企业价值分析报告、按需定制的知识产权咨询报告等。凭心而论,这些细致而微的工作,解决的是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麻烦。对于公众来说,创新能否兑现价值,也许可以循序渐进;但知识产权若是沦为“唐僧肉”、谁都可以咬一口,这就不仅是鼓励了“复制黏贴”,且还会在知识界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效应。眼下最要紧的,是希望“国专中心”能为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时,提供独立权威、公信昭然的评估报告——而不至于动辄就有知识产权侵权官司,在证据比对上就要拖沓个三四年时间。侵权者挣得了黑钱、丢得起人,原创者却伤不起心、亦耗不起光景。

  有了评估为“证”,知识产权保护才会更分明。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这些关乎经济命脉与民生福祉的领域,也许才会山清水秀、柳暗花明。(邓海建)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