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该怎样开放,首先是一个管理问题

2017-04-14 16:47:14

大学能不能开放,该不该开放,首先是一个管理决策问题。管理方法足够精细,足以平衡利益,化解矛盾,给各方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中山大学是一所公立大学,是用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应该开放给公众。”近日,中山大学校友陈伟祥向校方申请信息公开,要求公开与“限外令”相关的行政文件内容,以及发布这些内容的法律法规依据。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证实,校园的确已限制市民进入,会制定更多细则规范人员进出校门。

  中山大学不是第一所限制外人进入校园的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几年前就实施访客登记制度,要求旅游团提前登记。这些措施自酝酿之日起,就在高校内部和社会上引发了激烈争议。

  一些旅游团特别青睐的大学的学生常自嘲,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动物园”“人民公园”,自己成了被参观和观光的对象。众多游客进入,不光可能干扰教学秩序,也会增加校园内部人群密度、交通拥堵度,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

  反对大学出台“限外令”,倡导校园完全对外开放的人一般认为,公立大学依赖纳税人维持运转,应服务于最广大的公众。大学要欢迎游客、旁听生等各类人群,向社会分享教学、校园资源。这不光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也是大学开放精神的体现。大学该不该对外开放,该不该修建限制外人的“围墙”,常跟大学精神这样的宏大命题联系在一起。

  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校方多选择服从于师生利益,所以近年来维持全面开放的高校逐渐减少,出台程度不一的限制措施的越来越多。

  没错,公立大学服务于公共利益。然而,并非所有公共利益都要平均分配。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有的公共机构侧重于公平,比如治安机构、医院、义务教育学校,有的公共机构则偏向于效率,比如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对于后者,只要它为分配资源提供的机会是公平的,就可以认为它满足了公平底线。高考等面向最广大公众的考试就是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的机会。如果全国人民都要不区分地享受名校资源,那名校可能真的要成为“养鸡场”。

  进一步说,大学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应当时刻以保证教学和科研质量为前提。向社会开放,提供网络公开课,允许旁听生,展示校园美景,固然是分享公共资源的方式。然而,大学最重要的责任是让学生安心读书,让科研人员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如果游客参观等开放措施影响了秩序和安全,那么就有必要加强管理。毕竟,公众对一所大学是否满足公共利益的评判标准,首先是它有没有好好办学。熙熙攘攘的游客看上去人很多,声势很大,也不过是公众中的一部分甚至极少一部分。

  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跟宏大的“精神”“主义”搅在一起。大学能不能开放,该不该开放,首先是一个管理决策问题。管理方法足够精细,足以平衡利益,化解矛盾,给各方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拒绝一切外来人员,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影响校内师生生活,比如有的学校以加强管理为名义,不让外卖、快递进校园,就是过于生硬的管理手段,无论公众还是师生都不满意。同样,限制游客进入校园不是全面禁止,区分教学区和校园游览区,区分教学日和节假日,区分商业性的旅游团和自发的参观者,视不同情况分别管理,有助于取得师生和公众的共同谅解。

  公共利益不应泛泛而论,也不必唱高调、举大旗。公共机构首先要尽到自己的基本责任,在此前提上向更多公众合理地分享资源。大学如此,其它公共机构亦然。(王钟的)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