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特长生”招生应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2017-05-12 17:33:24

“特长生”招生应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5月20日、21日,北京市各区将迎来“小升初”特长生的测试。据悉,今年北京市共有186所学校可招

  5月20日、21日,北京市各区将迎来“小升初”特长生的测试。据悉,今年北京市共有186所学校可招收“小升初”特长生,招生比例进一步压缩至本区初中招生总人数的4%以内,与去年相比再降低一个百分点。如此一来,被很多家长视为“择校”捷径的特长测试今年显得竞争更加激烈。今天距考试还有9天,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一些培训机构抓住这最后几天的“商机”招财,9天短训班收费竟然达到1.5万元。很多家长私人订制的所谓“特长冲刺”计划,一般都是四五百元一个学时起步,价格之高,令人大跌眼镜。(北京青年报5月12日)

  目前各地“小升初”招生中,公办学校还有一定比例的特长生招生。这本来是给有部分特长的学生,提供升学选择,关注其兴趣发展,但特长生招生现在却变为“择校”的途径,不但异化为“特长教育”——为通过特长生招生考试,对学生进行培训;还存在“特长生招生潜规则”——不是特长生,以特长生名义录取。笔者建议,借鉴取消中高考奖励性质加分的做法,全面取消“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取消特长生招生,不是不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今后关注学生特长,一方面,可由学生选择提供差异化选择的民办学校,另一方面则通过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学个性和特色,由此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而非把有所谓“特长”的学生汇聚在一校进行专门培养。

  在公办学校统一实行就近免试入学之后,特长生招生变为了公办择校的最后“机会”,因此,出现在特长生招生中的天价培训,一点也不奇怪。既然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培训机构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但是,这样的特长培训,与特长生招生的用意是背离的,因为特长生招生,关注的是学生一直以来的个性和特长,是根据学生兴趣发展的特长,而不是突击培训、为择校而打造的特长。这样的特长生招生,不仅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也扭曲特长生培养的本意。就如中高考加分一样,本意是鼓励学生个性、兴趣、特长发展,结果却异化为“加分教育”,很多家长送孩子进培训班,不是为发展兴趣,而为获得加分;并出现严重的加分造假。国家为规范中高考,已明确取消中高考的奖励性质加分,将其纳入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以及自主招生中。

  另外,从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不得进行测试角度看,对特长生进行招生测试,也和《义务教育法》冲突。

  为此,“小升初”的特长生招生,有必要借鉴取消中高考奖励性质加分的做法,全部取消。这并不是不重视学生特长,而是避免特长招生的异化。取消特长生招生之后,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一是坚持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民办学校给学生提供差异化选择,包括个性与特长的选择,在国外义务教育阶段均如此。当然,在实行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的战略时,必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公办校之间、公办校与民办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避免民办学校择校热带动整个地区择校热。

  二是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让每所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有更大自主办学空间,在均衡的基础上办出学校的特色,在办学中,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目前,初高中已经在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就包括对学生的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特长评价,这要求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以及社团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培养。

  问题在于,由于升学评价体系还比较单一,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因此,我国中小学校办学还存在千校一面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专设一条特长生招生、培养通道的原因。而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今后,特长生的培养,会结合中高考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实行选课走班、建设学生社团、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与研究活动,由此培养自己的特长。(熊丙奇)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