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应为流动儿童打开更多的希望之门

2017-06-08 10:19:41

每一名儿童都应获得公平的权利保障与健康的成长环境。城市理当为那些跟随父母进城但仍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打开更多的希望之门,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告别“无根”的命运。

  中国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3名流动儿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7岁以下流动少年儿童规模达到3581万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半月谈记者近日走访生活境遇不尽相同的流动儿童发现,他们处在高低不同的“夹心层”里,即生活在不城不村的地域环境中,面临着难留难归的现实困境。

  过去多年,从社会舆论到公共层面,留守儿童问题都引发了较大的关注。但同样是因为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之间的张力所形塑的社会问题,流动儿童群体所受到的公共关照,却相对要少得多。由于父母进城务工,一部分儿童留在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便成为留守群体,一部分儿童则随父母一起进城,变成了流动群体。表面看,流动儿童至少能够跟随在父母的身边,不至于缺少亲情的陪伴,但实际上,他们却未必比留守儿童幸运,同样也应该获得足够的社会关注。

  流动儿童这个称谓,很好的暗示出这个群体的状态——他们虽然随父母进城,多数也能就近接受教育,但在权利上,却大多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流动”状态。虽然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提出对接受流动儿童的民办学校在办学用地和办学经费上提供支持,但很多地方政府实际支持有限。这导致大部分人流动儿童,只能在一些师资和办学设施都不足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且由于学籍和户籍门槛,多数流动儿童一般在初三之前就要被送回原籍就读。新闻中就提到一种“初二优生转学”现象:到了初二后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开始转学,因为大城市异地中考政策限制多,有望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就被家长送回户籍地上学了。

  过去社会用“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形容那些虽进城工作却不能留在城市的务工者。其实流动儿童在小小年纪,便随父母一起遭遇了这种“难留难归”的尴尬。在城市之中,他们虽与父母住在一起,但迫于生计,流动儿童的父母一般并无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甚至一些流动儿童也处于半留守状态;一些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里长大,甚至在语言和生活习惯上都脱离了故乡,但朋友圈却基本限于流动儿童。而由于标签化严重,他们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鸿沟,缺乏强烈的身份认同,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从心理到权利上的漂浮状态,在这个群体身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不可逆的影响。针对北京10个区县50所打工子弟学校的1866名初二学生连续5年进行的调查就显示,在1493名被成功跟踪调查的学生中,仅有不到6%的人上了大学,其中一半是三本或专科院校。仅就受教育程度来说,他们就明显落后于同代人。

  多数流动儿童犹如浮萍般,处于“无根”状态,这个3000多万的群体长大后,到底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因为分布较为分散,也面临流入地和流出地责任分担的问题,流动儿童群体却还并未获得足够的公共关照。当前最紧要的是,在摸清数量与分布的基础上,应确保让每一名流动儿童都能够在城市就近入学,把打工子弟学校等纳入正常的教育管理体系之中,给予他们确定的受教育权利。而从根本上说,应该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流动儿童能够跟随父母真正在城市扎根下来,同时减少这个群体的进一步扩大。

  孩子的事无小事。每一名儿童都应该获得公平的权利保障与健康的成长环境,无论他们是留守,还是流动。城市理当为那些跟随父母进城但却仍徘徊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打开更多的希望之门,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告别“无根”的命运。(朱昌俊)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