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网红餐饮不能被“爆款”心态绑架

2017-06-09 17:30:33

追逐网红美食,不少人并非是冲着美食本身去的,而是想不掉队,追求的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同。食物是否真的是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场,我买了,我吃到了”。

  最近一段时间,网红美食店的排队盛况屡屡刷屏,似乎排队时间不上个几小时就没有资格被称为“网红”。一家店火不火就看排队时间长不长,甚至有人排队等待7小时就为买几块糕点。不过,近日喜茶和鲍师傅等网红店被曝出请黄牛排队,以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只要是排队超过50个人以上,必有黄牛在充场。

  目前已有店家发表声明,否认雇佣黄牛排队制造人气,但从多家媒体的调查探访看,“假排队”现象确实存在。其中既有黄牛排队倒卖网红美食,也有属于网红美食店自己雇佣人排队,以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不管是黄牛排队倒卖,还是被雇佣来“站队”,都在客观上呈现了一种虚假的火爆消费场景,产生了营销效果。

  类似的“饥饿营销”手法,在不同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对来说,网红美食似乎陷得更深,甚至成为一种几近公开化的行业惯例。这些所谓的网红美食,其实是网络营销的线下落地,试图将网络营销所聚集的人气引导至线下变现。在这个营销无处不在的时代,适当搞些营销创意,本也无可厚非。但一些网红美食店,雇人排队动辄长达一个月,甚至是24小时不中断,显然就过头了。

  一方面,雇人排队,制造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场景,已有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的之嫌。一些人之所以加入购买行列,往往仅仅是被长队所吸引。另一方面,如此靠雇人充人气的做法,也壮大了市场虚火和泡沫,甚至产生“劣币驱逐良币”之效,从长远看,也是对市场环境的伤害。

  网红美食店所制造的人气,确实与一些传统餐饮店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无论哪个行业,靠瞬间构建的虚假人气来支撑场面,终究都难以走远。毕竟,商业竞争最后比拼的还是服务与商品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又不必担心网红餐饮的“排队”模式会被过度复制。但还是应该看到,这些在前期舍得投入高成本来聚拢人气的网红美食店,本身走的就是“赚快钱”之路,像打造网络爆款一般,以最快的速度收割最多的购买者,往往在信誉破产前,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在没有违反法律的前提下,这一做法倒也属市场自由,然而市场一旦被“赚快钱”、“做爆款”的浮躁心态所主导,还有谁来真正重视质量的维护与经营?由此可能引发的市场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互联网创业浪潮催生了各种创业模式,这本是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一种体现。但网红美食“排队”营销模式的盛行,多少让人看到了繁荣表象下潜藏的泡沫与危机。靠概念炒作也好,靠雇人排队装点门面也罢,似乎人人都在追求打造爆款,以最快的速度进场,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赚钱再离场。这样的创业创新,到底能给市场注入并留下怎样的活力与增益,引人深思。

  当然,“爆款”模式拥有市场,其背后所折射的某种社会心态同样耐人寻味。追逐网红美食,不少人并非是冲着美食本身去的,而是想不掉队,追求的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同。食物是否真的是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场,我买了,我吃到了”。商家所制造的排队场景,便是在进一步迎合和刺激这种大众心理。就此来说,互联网看似为每个人都敞开了信息的大门,但由此是否真的促进了个性和独立思考的提升,值得探讨。(朱昌俊)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