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3年教材只卖10元,既浪费知识又浪费资源

2017-07-11 17:29:45

知识是无价的,教材的价值不仅在于印刷品本身,更在于其传承的思想和文化。

  正值大学毕业季,学生收拾行李的一大麻烦是多年学习积累下来的教材。带走还是处理掉?绝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是把教材卖掉,而且是当废品卖掉。

  安徽某高校一位硕士毕业生3年里买了上千元的教材,将这些教材卖给废品收购站只得到10元——它们接下来的旅程可想而知,送到造纸厂重新变成白纸。

  教材被当成废品变卖,指向的第一个问题是它们为什么会被卖掉。毕业后搬离校园,沉重教材是“累赘”固然是摆在明面上的理由。然而,如果把教材视为知识的载体,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以后“没有用了”,也告诉人们大学里习得的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就没有用了。因此,教材被变卖,首先是知识的一种闲置。

  为什么没有一本让人受用终身的教材?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是常被学生提及的原因。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材编著方针,除了在学校里应付考试,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对接。很多人在离开校园不久,就把学校里教授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教材知识被认为是冗余的,实际工作中也很少有通过翻教材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大学教材与专业实践紧密对接,是阻止教材被毕业生遗弃的前提。

  当然,谁都不会否认至少在学校里,教材还是 “有用”的。把毕业生“无用”的教材交给需要教材的在校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法。在教材订价颇高的欧美大学,有时一本教材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就高达上千元。学生常常通过二手书店、图书馆、上届学生出取得教材。尽管在课堂上,每个人手中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样,新旧程度不一,但并不影响学生完成课程学习。

  但是,由于缺少平台,在国内,教材的传承并没有通畅的渠道。每年新学期开学,学生还是不得不购买新的教材,这既给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的学生造成负担,也构成了资源浪费,因为毕业以后,这些教材多半还是会被扔掉。

  建立普遍的教材循环体制,不能单靠学生的私下“交易”,更需要学校及相关部门牵头和主导。比如,由院系倡议,学长学姐把同专业的教材传给学弟学妹;或者由学生会组织活动,开展教材交换活动。同时,向贡献教材的学生提供一定物质和精神激励。

  事实上,学校和个别教师是“鼓励”学生购买新教材的。这恐怕是教材流通难以实现的隐性原因。大学教材丰富多样,很多学校特别是知名大学所使用的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本人编著,每年的销售量与教师收益直接挂钩,教师当然乐见学生购买新教材,一些教师甚至还会在课堂上推销教材和教辅用书、在这样的利益格局下,建立普遍的教材流通机制显然会有不少压力。

  知识是无价的,教材的价值不仅在于印刷品本身,更在于其传承的思想和文化。因为国内教材订价相对较低,购买新教材依然是学生取得教材的主要方式。而较低的价格,其实是不利于教材循环利用的,往往是浪费的罪魁祸首之一。在合理定价、体现知识价值的基础上,推行教材循环利用制度,既能够让知识有体面的待遇,也能够减少教育资源和自然资源不必要的浪费。(王钟的)

责任编辑:陈城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