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继母虐童案一审宣判,防虐待要突破家庭叙事

2018-10-31 16:47:47

直至孩子被打成了植物人不得不送医,才得到有效干预,再次说明发生在家庭内部的虐待行为的隐蔽性。并且这种由家庭场域所塑造的隐蔽性和封闭性,既有现实因素,也有观念因素。

  据报道,案发一年六个月后,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陕西渭南继母虐童案,于10月30日在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被虐儿童继母孙小倩犯虐待罪、故意伤害罪,被判有期徒刑16年。

  庭审现场的信息显示,2017年3月29日,年仅6岁的男童鹏鹏因受伤,意识模糊,被送至渭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院方在急救过程中发现男童有心脏骤停等现象,全身遍布多处伤痕,经过诊断,他当时已75%颅骨粉碎,两根肋骨骨折,双目视网膜脱落,全身多处皮肤溃烂。医院随后报了警,鹏鹏的继母孙小倩很快被公安机关以虐待罪刑事拘留。至此,“继母虐童”一事才得以进入法律视野,长期施加于鹏鹏身上的暴力也才真正被叫停。

  如此恶劣的虐待行为,直至孩子被打成了植物人不得不送医,才最终在医生的警觉下得到有效干预,再次说明发生在家庭内部的虐待行为的隐蔽性。并且这种由家庭场域所塑造的隐蔽性和封闭性,既有现实因素,也有观念因素。

继母虐童案一审宣判,防虐待要突破家庭叙事

  从现实来看,由于孩子并不具有清晰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对合理“惩戒”的辨别能力,加之虐待现象又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多数虐待行为及其对应的伤害,都会顺理成章的消化于家庭之内,外人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监督和干预。

  从观念角度看,则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驱使下,很多虐待乃至故意伤害行为,都是假“管教”之名而行之,家长们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越过了正常的限度,甚至不排除其认为“孩子是我的,我就有打的权利”。而这一点进一步模糊了虐待与适度惩戒的边界,外人也往往将之视为家事,难以作出准确的干预和反应。

  所以,要想真正提升社会对于虐童行为的防范能力,强化社会对于“虐待”概念的认知,对虐待现象多一点警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庭审中透露的几个细节就非常耐人寻味。比如,鹏鹏的班主任曾指证在2017年3月初发现鹏鹏脸上有红印,那几天鹏鹏一到学校就睡觉。经询问后,鹏鹏称经常写作业到凌晨两点,随后也就不了了之;另外,一名超市老板曾见到鹏鹏来到超市要吃的,称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吃饭,“我当时看到孩子的眼睛是青的”,但这一反常现象也没有引来足够的警觉。

  假使当时班主任或超市老板对于鹏鹏的反常多一点疑虑,作进一步的探寻,那么,虐童的盖子或许可以早一点被揭开。指出这一点,当然不是说应该怪责班主任和超市老板的“疏忽”,而是说,如果整个社会对于虐待现象表现得更敏感,很多虐待行为是可以更容易被发现和更早被制止的。

  在电影《刮痧》中,其主要情节多被解读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差异,但换个角度看,影片中所展示出的西方社会对于虐童行为表现出的高度敏感性,其实更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意识和观念的强化,是促成真正的防治行动的第一步。也唯有此,才能让发生在家庭内部的虐待现象,受到更多的社会审视,而不再被隐蔽在家庭的封闭空间内。

  从技术操作层面,当然也可以有更多的实质性行动。比如,相关的公共部门或公益组织,可以进社区加大虐待概念的普及力度,帮助社会明晰虐待的边界和法律性质,从而减少认知和意识上的盲区;再比如,学校应该对孩子加强相关的通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学会求助等等。总之,虐童现象发生在家庭内部,但其防治,却终究要突破家庭的边界,导向整个社会系统。(朱昌俊)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