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药品管理法修订的进步意义

2019-08-28 15:34:48

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对“进口国内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的规定正是法律的进步,其意义就在于,法律让广大的患病者能够获得救命的药物。

  据新华网报道,8月26日上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共十二章155条,将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此次修订草案中引人关注的是,对假药、劣药进行了重新定义,原来按假药论处、按劣药论处的情形或被直接纳入假药、劣药范围,或单独列出。进口国内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对未经批准进口少量境外已合法上市的药品,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处罚;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后果或者延误治疗的,可以免于处罚。

  仅以假药劣药的这几款修订而言,笔者认为,其中最大的进步当数尊重科学和科学精神,以及关注和造福民生。《药品管理法》涉及的是科学成果应用于公众的社会管理即法律,出发点是为了让公众能更好更快的享受到科学进步和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福祉。让病人获得价廉、效佳和质优的药物或治疗方式,是立法的根据,也应当是这类立法的初心。

  而既然《药品管理法》的内容是医药成果和结晶,就应当以这类药是否经受了科学研究结果的证实和证明、并且是否取得相关管理机构的批准为依据。但是,过去的《药品管理法》问题也出在这里。由于有很多药物是在境外获得批准的,即便已经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证明有效,但由于其“走私性”,也会被视为假药、劣药,从而受到中国法律的惩处。旧的《药品管理法》是把未经审批生产的药品按假药劣药论处,而不纯粹按药品质量来界定假药劣药,这显然违背了科学原则和科学精神,也背离了立法的初心。

  尽管因种种原因,中国的法规管制了一部分药物不能进入境内,但由于这些药物确实有效而且价格合理甚至低廉,因此仍成为病人千方百计购卖的药物。求生的本能和获益大过了受到法律惩处的成本,正如《我不是药神》的电影中的白血病人,不惜受到法律的惩治,也要到印度购买或托人代购有效且负担得起的仿制药。因此,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对“进口国内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的规定正是法律的进步,其意义就在于,法律让广大的患病者能够获得救命的药物。疾病的缓解甚至治愈意味着病人可以恢复和重新迸发出强大的生产力,为自己、家庭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这个角度再深入地看,此次修订草案的内容也还有值得进一步努力的地方。在此次修订时,白春礼委员建议在草案中增加“国家鼓励临床急需和短缺药品的仿制,以满足人民群众用药的需求”,但是此条仍存在争议。不过可以看到,中国在鼓励仿制药的问题上也加快了步子,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也已经公示了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

  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药品管理法》还会修改,目的当然是通过法律的协调,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权。(张田勘)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