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武汉施工坍塌事故,谁该为悲剧负责

2020-01-07 17:05:05

施工单位有没有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监理单位有没有及时发现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而监管部门有没有通过抽查倒逼施工的规范,都是事关安全的重要问题。

  又一起令人痛心的施工安全事故。据媒体报道,2020年1月5日15时30分左右,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天子山大道1号的武汉巴登城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发生一起坍塌事故,致11人被困。截至6日15时,事故造成6人死亡,5人受伤。

  从官方文件来看,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被定性为“高支模坍塌事故”。这个稍显专业的建筑领域名词,在新闻中却并不陌生。只要稍加检索就能发现,过去这些年发生过多次类似坍塌悲剧。现在城市各种高大工程越来越多,需要用到混凝土模板支撑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也就愈发容易产生风险。

  通过观察发生过的多起类似坍塌事故,有专业人士总结出悲剧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坍塌往往发生于施工过程,因此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比如往往都是责任事故,即如果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规范,事先有周密的专家论证、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有监督,基本就能避免悲剧。而针对类似事故频发的现状,住建部也专门出台过有针对性的相关规定,那么,这次为何还是悲剧重演?

  按照相关规定,这样的高支模工程,事先应该有专门的专家论证、有专业性的施工设计,计算支模的承载力、稳定性等。确定了施工计划之后,施工过程同样存在隐患,所以相关操作人员也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才能保证安全最大化。因此,这次的悲剧是发生在前期论证设计环节,还是后续施工不规范导致,就需要调查予以明确。

  在这些技术根源排查之外,同样需要追问的是责任主体。施工现场发生悲剧,在安全链条上涉及多个主体,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负有监管之责的政府部门等。施工单位有没有拿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监理单位有没有及时发现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而监管部门有没有通过抽查倒逼施工的规范,都是事关安全的重要问题。

  建筑行业经过前些年的粗放发展,按理来说已经形成相对周密的安全监管体系。特别是这些安全事故多发的领域,已经不存在太多制度上的盲区。从近些年一些重大事故之后的复盘反思可以看出,悲剧酿成的普遍原因,都是一些责任单位粗疏失守所致。从纸面上看,安全链条环环相扣,实现了隐患覆盖,可是现实中却层层疏漏,最后还是现场施工人员凭经验施工,意外都是偶然触发的必然。

  春节前的坍塌悲剧,已经夺走了六条人命,让六个家庭破碎。施工事故都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这就让人尤为痛心。查明原因和责任所在,让粗疏失责者付出代价,检思是否还存在制度和执行上的疏漏,是给所有人安全感的一个交代。(敬一山)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