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职称评审如何成了医务人员的额外负担

2020-08-04 18:37:07

不如淡化职称的意义,更加强调收入和岗位的关系。在薪酬结构上,加大年限的累积效应,自然提升,让职称真正为具有科研能力的医者提高标识。

  对很多医务人员而言,每年8月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时节。因为,一年一度的高级职称评审又拉开了序幕。条件过硬的,免不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条件差强人意的,在评审之后暗自神伤,惦记着明年再来一次。

  职称为什么这么牵动人心?那是因为,职称是一个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身份证”,装饰在名字前后,意味着学术地位、科室位置,当然,还有实打实的工资和奖金待遇,未来的退休金也与此休戚相关。说它是一块不折不扣保证生活品质的“敲门砖”,并不过分。

  本来,设立职称,在医务人员中适当拉开层级,鼓励一些有抱负的医生积极向上,这是一件好事。但是,随着这几年高级职称越来越大众化,评高级职称,就成了医务人员到了某年龄段就必须具备的标配。但实际上,对大多数医务人员来说,职称评审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医生最基本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对于本专业疾病的诊疗能力,护士的基本定位,是如何更好地让医疗流程顺畅实施。做好这些工作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关注患者:一个医生或护士好不好,原则上讲患者最有发言权。所谓“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金奖银奖比不上患者的夸奖”。

  如果,一个医生的职称高低,能够仅依靠于患者的口碑和夸奖,那么问题就简单了。一个医务人员,踏踏实实为患者服务,能通过口碑的积攒来获取利益,这可能可以营造出一个相对理想和顺畅的医疗环境。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口碑和夸奖没有办法量化。举例来说,张大夫和李大夫的口碑都不错,但谁是88分,谁是86分,没有办法评定出来。所以对医务人员来说,口碑和夸奖在更多时候就是个心理安慰。

  但是,相对于口碑或者患者的获得感这些相对主观的评价,做课题、写论文等,确实能够进行相对客观的打分。可是论文打分,如参加一个课题或者发表了一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其分值差距十分悬殊。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忙于临床工作,或者只擅长做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到了职称评审的时候心里会泛出千辛万苦的酸楚——因为自己擅长的不涨分,自己的弱项真拉分。

  挂名论文、枪手论文,在各个行业的职称评审中也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在医务人员重论文而轻实践的评价体系之下,很多评审只关注论文是不是存在,却无法验证是不是作者亲为。

  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除了反思我们的职称评审体系,更应该改变用职称衡量医生价值的做法。例如在美国,临床医生只有住院医生(正在接受培训,没有资格独立行医)和主治医生(完成培训,独立行医)两个级别,如果医生有更高的追求,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参加学术职称评定,获得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终身教授等身份,但这个职称只是针对当时所在的医学院,是个临时身份,可以拥有一些研究的机会和到世界各地讲学的机会,与收入的关系不大,医生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在临床工作上。

  当前,在各行各业都在普及高级职称的同时,对于医务人员高级职称的要求反而越来越不明确。一个主任医师或者主任护师,给病人看病时应该比副主任医师或副主任护师强在什么地方,并没有明显界线。与其这样,还不如淡化职称的意义,更加强调收入和岗位的关系。在薪酬结构上,加大年限的累积效应,自然提升,让职称真正为具有科研能力的医者提高标识,而不是成为每个医务人员前进路上的额外负担。(郑山海)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