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遗迹或被损,灵魂亦能歌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遗迹或被损,灵魂亦能歌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4-19 14:5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邓海建

  “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这句话一语成谶,为这座塞纳河畔辉煌教堂的悲怆预言。梦幻般的玫瑰花窗,史诗般的大型油画……这场大火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一场浩劫,亦不为过。没人否认这是一座标志性的历史遗迹:1163年,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主持下,巴黎圣母院奠基,那年辛弃疾刚开始为南宋做官;及至1345年竣工,那年朱元璋还尚未称帝。数百年雨打风流去,躲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圣母院,“这个脆弱建筑的每一面、每一块石头,都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页、法国的一页,更是整个科学艺术的一页。”

  巴黎圣母院的这场大火,让人联想起国内一些历史文明名城的遭逢。

  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对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城市予以通报批评,且祭出“对于整改不到位的,将提请国务院撤销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之雷霆手段。这种醍醐灌顶的警钟,历史上亦是少见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评估调查发现:山东省聊城市在古城内大规模拆建并进行房地产开发;山西省大同市在古城内拆真建假;河南省洛阳市在历史文化街区违反规划大拆大建……即便没有看得见的大火,有些历史遗存也在破坏性湮灭。

  青山依旧,斜阳几度。巴黎圣母院的修复,有人说要10年,有人说要几个10年;但从在燃烧的巴黎圣母院前唱起挽歌、跪地祈祷的市民脸上来看,他们已然“感觉就像失去了家庭成员”。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曾讲过,把历史文化遗留下来,古代建筑遗留下来,才便于阅读这个城市,如果旧建筑、老建筑都拆光了,那我们就读不懂了,就觉得没有读头。这座城市也就索然无味了。这大概就是巴黎市民说的,“几个世纪以来,不论是快乐的事情还是不幸的事件,都被巴黎圣母院的钟声铭记”。这些文化遗迹是城市的心脉,一旦心脉毁了,再多的地标或楼宇,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与苍白。只是,大火让人揪心,而“建设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损毁,似乎就不太容易引发舆情关切或群情反应。

  历史遗迹的毁坏,大抵两种类型:一是安全防护薄弱。比如在巴黎圣母院火灾之前,巴西国家博物馆去年9月也惨遭大火,这座立世200余年的宝库内藏有大约2000万件历史文物,大火过处,九成藏品焚毁。木质结构、易燃品多、喷淋系统难以起效等是为表因,深层次的肇因,仍在于特殊的管理机制漏洞重重。二价值认同孱弱。比如国内历史文明名城出现的拆真建假、违规拆建、破坏山水等诸般乱象,说到底,是对历史遗迹缺乏起码的认同与敬畏。

  在《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历史大都会的毁灭与重建》一书中,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绘制规划草图时,是应该仰望星空,还是更深入人类内心。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一座塔、一阙桥、一方深巷里弄,基于历史文化之上的城市风貌,亦是这方水土之上的“人”赖以生存的温厚土壤。

  冰冷的历史翻过去了,还有鲜活的灵魂在唱歌。

  历史遗存之所以“旧并美好着”,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使然。它们遗世独立着,见证历史的兴衰荣辱,记录人间的悲欢离合。文化自信也好,民族认同也罢,情怀与故事、血脉与风骨,总是要借着唯物的线索,找到依附的凭证。这种“凭栏处”的爱与哀愁,是文化基因中诗意的编码。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遗存既不能断层,亦不能搬家——因为断层就意味着断根,而历史遗迹是今人与祖宗对话的磁场;搬家则会“水土不服”,守旧如旧大概是历史遗迹最生机勃勃的姿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亦能理解,为什么1870年拿破仑三世想通过一次投票确认法国人民支持他的第二帝国时,雨果说了这么一番话,“联合英国给中国看看欧洲这个文物破坏者的形象,用我们的野蛮行径让野蛮人目瞪口呆,和摧毁巴特农神庙的额尔金的儿子合伙焚毁圆明园……”文化是有“道地”之别的,因此,遗存既不该损毁,亦不能湮灭;既不能复刻,亦不宜涂抹。

  让孤单的历史遗迹始终能在风云激荡的年月里低吟浅唱,得给它安静的空间、沉潜的时间。这种如泼墨留白般的分寸感,是历史遗迹保护与传承的底线。

  全世界损毁的遗迹,都是亟待涅槃重生的。不过,存量保护永远重于增量上的复建。站在历史唯物的视角来看,遗迹总是在消弭,文化却能赓续不绝。让那些被损毁的遗迹生动起来,更要让那些被搁浅的灵魂歌唱起来。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总是无限接近又永难抵达,但是,让那些遗迹背后的故事和人物不被时光海洋所淹没,这是力所能及的努力。百家争鸣也好,文艺复兴也罢,遗存或风化成尘,灵魂却璀璨如新。那些损毁的遗迹或者变卖的遗存,需要的不是佛龛上的保护,而是时代化的传承。

  被损毁的遗迹,被搁浅的灵魂,是来时路,亦是去时灯。不管有没有烈火焚身,无论有没有被批挨训,让身边的城市有旖旎的历史能徜徉、让孤寂的灵魂有浩荡的文化可依附,这才是人类最温暖的成风化人之路。(邓海建)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