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完善过期药品回收机制
首页> 时评频道> 百家争鸣 > 正文

完善过期药品回收机制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19 09:57

  作者:杨彦帆

  过期药品应该如何处理?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不少家庭常备感冒药、退烧药、肠胃药等药品,但常常用不完。有统计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每年产生约1.5万吨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回收难问题长期存在,很多人并不知道有哪些正确的处理渠道。

  应该明确的是,过期药品不能继续服用,也不能随意处置。药品过期会导致有效成分含量下降,如果继续服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一些有效成分还可能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伤害。同时必须注意,过期药品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被列为危险废物,如果随意丢弃,容易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下,污染水体和土壤,也有可能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再次销售,扰乱药品市场秩序。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医药企业和零售药店等设立过期药品集中投放点,定期定点收集家庭过期药品,为群众提供了处理途径。比如,广州、昆明等多地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免费回收活动,一些电商平台也与制药企业合办回收活动,但这些尝试往往以公益活动的形式出现,尚缺乏统一长效的机制。还有媒体调查发现,不少过去设置的过期药品回收点已经荒废,人们不知道去哪里找回收点。这些都为过期药品回收带来了困难,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破解过期药品回收难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健全长效回收机制。药品回收的责任主体和统一流程,都需要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明确。从实践看,不妨依托各个社区(村)卫生服务站或零售药店,建立固定的过期药品回收点,制定回收、登记、保存、销毁过期药品的统一办法。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回收的过期药品进行流程跟踪,强化收集、交接、运输、仓储、销毁处理各环节的监督和监控,实现过期药品回收全流程可追溯。

  让回收变得方便可行,才能打通过期药品回收的“最后一公里”。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台有效的激励措施,推动社区、药企、药店和个人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有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比如通过手机APP帮助居民找到附近的药品回收点预约回收,或在社区设置过期药品回收机,居民输入手机号码,即可轻松完成一键自助回收。对于无法集中回收的过期药品,还要同垃圾分类协同推进,引导公众将废弃药品及其包装物按有害生活垃圾处理,并加强对废弃药品垃圾收集、运送和处置的管理。

  从源头上减少过期药品的产生,也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加大安全用药宣传,通过发布消费警示等措施,引导消费者理性购药、科学备药,避免盲目囤药,增强居民安全用药常识和分类处理过期药品的意识。另一方面,应鼓励制药企业按照疗程推出不同类型的药品规格,并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激励药学人员在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安全用药无小事。把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做好,对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推进药品全程化监管、减少环境污染都有重要意义。期待各方一起努力,为过期药品回收建好平台、机制,推动过期药品回收工作走向规范化常态化。(杨彦帆)

[ 责编:郝悦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