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证民宿变短租公寓”,监管当给力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无证民宿变短租公寓”,监管当给力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10-11 11: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欧阳晨雨

  据新京报报道,10月10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发布本市住房租赁信息的通知》,要求互联网平台履行“审核义务”,加强审核、管理住房租赁信息,不得出现违法违规、虚假、重复和“僵尸”房源信息,明确加大对违规发布房源信息处罚力度。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上的部分房源存在无证经营、卫生条件差、虚假房源、消防设施不达标等问题。

  对共享民宿这类新事物,目前我国还缺乏直接而明确的法律规范。之前,曾有消息称,2018年8月将推出北京市城区民宿和乡村民宿的具体管理规定,但至今仍未见公布。如果该规定尽快面世,做好科学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完善准入条件,确定行业标准,无疑有利于规范民宿行业,解决各部门执法中的衔接不畅与多头执法等问题,遏制日租房、网络短租房等共享住宿市场的各种乱象。

  但是,如果只将出现“无证民宿变短租公寓”等乱象的责任,归结为具体管理规定未出台,显然还有失偏颇。毕竟,从现行法律来看,并不缺少规制措施。比如,从事旅馆业等特种行业,前提是必须依法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特种行业许可证》。如果“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按照国家规定需要由公安机关许可的行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轻则“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重则“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有关部门并不需要等着新法出台再来“问罪”。

  又如,消防设施不达标。《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开办旅馆,其房屋建筑、消防设备、出入口和通道等,必须符合《消防法》等有关规定。根据该法,宾馆、旅馆、饭店、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在使用前或开业前,应当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开业。再看这些所谓“短租公寓”,实为“又脏又差的隔断房”,显然与消防要求相距甚远,而北京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规划委等部门早已联合发文,严禁“分割出租”等行为。

  还有,入住这些“民宿”不用身份登记。出门在外住旅馆,登记身份信息,这是法律规定,也是基本常识。《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旅馆接待旅客住宿必须登记”,“登记时,应当查验旅客的身份证件,按规定的项目如实登记”。然而,报道中的这些所谓“公寓”,“当天已经全部订满,连客厅也住了人,任何人入住都不需要登记身份证”,暗藏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令人揪心的是,存在问题还不止于此,从报道情况看,一些“房源”还有卫生条件差、网络订房欺诈消费者、平台注册虚假房源等问题。对于“无证民宿变短租公寓”等乱象,固然需要立法补缺,但更需要的,是通过执法监管来落地。尽管北京警方去年以来曾展开全市清理整治行动,在拆除若干群租房、取缔违规日租房上,也取得了若干战果,但从实际效果看,对无证民宿的网络监管、执法查究,还存在不小的漏洞和“时差”,而名存实缺的监管,降低了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就难免在真空地带滋生出乱象。

  共享民宿是一样新事物,规范和监管是对新事物的最大支持。在明确互联网平台履行审核义务的同时,职能部门也应把常态监管的担子挑起来,及时跟进查处无证经营等乱象,让民宿行业更健康、更安全地发展起来。(欧阳晨雨)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明出游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