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正在阅读:惠民工程屡屡烂尾,缺的不只是钱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惠民工程屡屡烂尾,缺的不只是钱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12-23 18:1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敬一山

  据央广新闻《中国之声》报道,河南南阳宛城区多个乡镇早在6年前已经完工的数百眼农田机井长期无法投入使用。惠民工程钱花了不少,但老百姓遭遇旱情时却无法使用机井灌溉,等于白白打了水漂。

  报道引发关注后,当地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承认报道内容基本属实,表态将确保该农田机井项目最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同时承诺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建成六年被虚置,媒体一报道很快有望解决,这样的“前倨后恭”这些年真是见得太多。同样是惠民工程,上网检索一下也能发现,“虎头蛇尾”的比比皆是。有的是公园建完却门庭紧闭,有的是自来水工程建完却不通水,问题的内在症结也差不多,无非是部门衔接不畅,多个部门负责于是就没有部门负责。各相关部门谁都不愿意“特事特办”主动协调,除非有舆论监督的外力推动,否则就是被选择性遗忘。

  具体到南阳这项惠民工程,这些机井多年无法使用的直接原因是不通电。据当地电力部门的说法,是项目立项5年后,才第一次有人与电力部门对接,而此时那些机井电力设备已经完全不符合2017年电力标准。这暴露出地方政府在项目实施之初就缺乏整体的筹划协调,这也是首先要反思的大问题。但即便之前埋下“病根”,也不意味着后续就只能放弃而不加以补救。

  为什么知道问题所在之后,还打不了“补丁”呢?当地一位基层官员说出了另一番“真相”,机井所在的土地整理中心只是一个股级单位,根本无法协调其他行政级别更高的部门或单位。而机井荒废的问题背后,是整个惠民工程在当地推进过程中的管理混乱。河南省市区三级的各种监督检查都陆续发现问题,曾经处分了多位官员,甚至项目剩余1000多万的资金也被财政部门收回。

  由此可以发现,原本造福一方的惠民工程,在地方政府部门面前,既像是“唐僧肉”,又像是平添的大麻烦。说像“唐僧肉”,是工程的很多验收通不过,施工过程敷衍,背后极可能存在偷工减料、借机自肥;说像是平添的大麻烦,因为这些工程并不在日常考核范畴之内,是“多出来的工作”。上级检查严格之后,下面这些部门索性甩手不干,消极怠工。有利可图就钻营,无利可图就闪躲,这是惠民工程常常烂尾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尽快解决现实问题和问责之外,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从制度上解决惠民工程的后顾之忧。惠民工程,往往都是超越于基层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之外的新项目,如果不能融入日常行政系统,变成考核基层官员的一部分,那其后续的管理维护就有可能出现真空。基层部门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虽然这个本能既不符合行政伦理也有违法之嫌,但仅仅道德谴责是无力的,正视这个本能并提前拿出对策,才有可能避免惠民工程的频频烂尾。(敬一山)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明出游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