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这所学校设置“发呆区”,回应来了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一则记录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发呆区”的视频,冲上了热搜。据该校图书馆馆长介绍,“发呆区”与学习阅览区相邻,互为配套,学生们可以在“发呆区”远眺遐思、说话交流、自由走动、饮食休憩,还可以欣赏远处的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珠江新城CBD的风景。
高校设置发呆区,让学生们在紧张学习的同时能适当放松,张弛有度,是一种人性化的举措。学生们走进图书馆,首要的动机和任务当然是读书学习。但在埋头苦学之后,能够有个“发呆区”放松思考,定定神,吹吹风,聊聊天,是一种身体上的休息,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调适。事实上,发呆对身体健康的帮助,早已为现代医学所证明。早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就联合发起了“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首次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其中就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同时,高校在图书馆设置发呆区,让学生们的大脑在高速运转间歇能够适当放空,有助于激发灵感和创造性。脑科学的相关研究证明,当人们在发呆或休息时,大脑中始终存在着一些神秘的“背景”神经活动,这有时会触发一些发散性的创新思维。日本东北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人在发呆的时候,脑白质会更加活跃,可以更快速地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让人“灵光乍现”。在科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牛顿在闲暇时偶然观察到苹果落地,由此激发了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半睡眠状态中,隐约看到众多原子排列成蛇一样的长链交织缠绕状态,从而揭开了苯分子的结构之谜。发呆可增强创造力,由此可见一斑。
高校设置发呆区走红,还折射出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松弛感是一种大众渴望的奢侈品。在热搜榜单的评论中,不乏各高校学生对广东财经大学的羡慕之声,也有人点赞这名图书馆长“是懂年轻人的”。的确,时下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一面是绩点、实验、论文、证书等传统的学业负担,另一面是对前途的担忧。各种媒介中不时烘托着就业形势的紧张氛围,更让他们忧心忡忡。设置图书馆发呆区,让在书山题海中拼杀的年轻人,能随时抽身稍作休息、放慢节奏、静心思考,当然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进言之,高校设置发呆区走红,也蕴含着一种对改善校园管理的启示。我们应当激励年轻人在学校中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应当鼓励他们学会劳逸结合,保持适时适当的松弛感,这是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的必须。当然,发呆不是“摸鱼”,发呆区也不是“娱乐区”,学校应加强相关的使用制度建设与日常监督管理,避免一些为舆论担忧的负面情形发生,真正让发呆区成为学生忙里偷闲的放松空间,帮助学生建构更加丰盈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正视就业需求,重视高校差异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