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阅读提示】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光明网评论员:公立医院改革,是下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7月2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指出,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探索实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公立医院改革其实一直在进行。其中,薪酬制度改革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不仅涉及利益的再分配,关乎公平,也与能否提升医疗效率有着直接关系。从已有的改革指导意见来看,今年下半年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方向,并未超出业已确定的方向。但它被列为今年下半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确实呼应了相关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快的现实紧迫性。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包括医疗卫生行业在内,很多方面的现实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受疫情影响,不少公立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受到冲击,业绩明显下滑,这直接增加了医务人员薪酬保障的不确定性。以至于,今年以来,医务人员收入减少的话题热度不减。诸如“医护降薪潮来了”“集体大降薪!”“临床降8000,行政降3000”等新闻标题不时出现。这次《任务》中专门提到,“注重医务人员的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就是对此的直接回应。
再比如,受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地方财政对医疗投入的保障力度也增加了不确定性。此外,既有的医疗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像部分医院已传出产科萎缩的现象……这些都提醒,过去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不仅需要加快推进,而且还有必要结合新的变化作出更精准的优化。
当然,让医务人员回归专业身份,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彻底杜绝“以药养医”等,这个大方向应该是确定的。比如,2021年,由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明确,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制度,落实内部分配自主权,突出工作量、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等,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坚持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但是,方向有了,如何让这种改革方向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落实到位,并且在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的同时,又避免加剧医保支出负担和民众医疗负担,仍然考验改革实施中的平衡智慧。要实现改革的初衷,需要更多的周全安排。
必须承认,医改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综合性改革,很难十全十美。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利益的平衡。比如,政府与医院之间,患者与医保之间,医务人员与医院之间等——归根结底则是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可能是最能体现这种平衡度的“试金石”。就现实来看,这项改革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已不只是关涉到医务人员的“获得感”与积极性,也可能影响到社会对于医疗行业的认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个值得注意的苗头是,近年来部分医学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已经不那么“吃香”了。为此,相关改革必须又准又快。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大学生的盛会与“潮”城市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