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湿地保护进入深水区

2022-11-14 17:57:38

湿地保护涉及湿地认证,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领域,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结果,都可以为湿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日前,《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探讨公约发展方向,审议重要履约事项。11月12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上,《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下称《倡议》)发布。同时,由《湿地公约》认证的“国际湿地城市”全球现有的43个,其中中国13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今天,保护湿地和保护动植物一样,已成为人们的常识。正如《倡议》所指出,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多种生态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全球湿地面临着退化和减少的威胁,需要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湿地保护修复的力量,携手推动全球湿地生态系统治理。

  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是今天和未来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湿地保护进入深水区的体现。湿地保护涉及湿地认证,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价值、湿地恢复和湿地与气候变化等领域,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领域的科学研究结果,都可以为湿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近期的一项关于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就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这项研究涉及潮间带和鸻鹬鸟类。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即从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到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的水面之间的范围,在中国也称为滩涂。鸻鹬类为水滨鸟类,全球共有218种,中国有77种,属于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主要栖息于水边、沼泽地、开阔地带。过去认为,潮间带是一片光秃秃的地带,并无多大价值。但新的研究表明,鸻鹬鸟类的减少可能与潮间带的减少相关,也因此提示,潮间带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新的研究指出,其实鸻鹬鸟类并非只吃昆虫、鱼蛙等,也依赖于潮间带的生物膜为食物,尤其是小型鸻鹬类。潮间带由于潮涨潮落,会随时让滩涂表面覆盖新鲜而物质丰富的一层生物膜,这层薄薄的黏液膜中蕴含着由硅藻、细菌、无脊椎生物和有机碎屑组成的复杂的微观生物群落。这也正是小型鸻鹬鸟类的美食之一。如今,这些滩涂要么受到严重的破坏,要么被作为建筑土地,鸻鹬鸟类能直接找到觅食的潮间带正在减少。这提示,潮间带生物膜的减少与鸻鹬类种群数量的下降可能有关。

  这项科学研究为如何保护湿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认知,也是科技支撑湿地保护的体现。因此,需要保护好滩涂。其标准应具备7个要素:有天然屏障,让细微颗粒沉积,促进生物膜的形成;有复杂的潮间带地形,以增加觅食面积,减少鸻鹬类之间的竞争;有广阔的面积和缓坡,增加鸻鹬类的觅食机会,让它们既能利用生物膜也能吃到无脊椎动物;有各种大小的沉积物颗粒,既可以让生物膜更好地附着于表面,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食物提供生境;最低潮时的水深不超过5厘米,让小型鸻鹬类能在潮下带觅食;有淡水和海水的交换,以促进生物膜形成;视野开阔,以便鸻鹬类在觅食时能及时发现并躲避捕食者。

  这些认知也为中国的湿地保护提供了借鉴。目前中国已形成了长江保护网络、黄河保护网络和滨海湿地保护网络。而且,全世界共有9大迁飞区,有4个经过中国。中国在迁飞区中处于一个核心的位置,是整个迁飞区候鸟关键的越冬地、繁殖地和停歇地。因此,中国的长江、黄河入海口以及沿海的滨海湿地都应当按照良好的滩涂来保护和建设,这也有利于保护好鸟类和生物多样性。当然,滩涂还有其他价值,如滩涂养殖、渔业资源、消纳沿海滩涂污染、抵御台风等。因此,对滩涂的保护最终也是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张田勘)

责任编辑:刘朝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