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勇海
日前,北京市平谷区首创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链模式,表示将向全市推广。去年,乡镇“哨声”响遍了整个平谷。街乡一旦发现什么问题,只要“吹声哨”,就能唤来各个委办局,集中前来“会诊”。同时被授予执法“召集权”,而一旦召集信号发出,各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执法现场,根据职责拿出具体执法措施,“事不完,人不走”。这一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执法机制,让基层执法有了统一的主导者——街乡。在基层执法当中,一个问题往往涉及到辖区的多个部门。若多个部门分散执法,不仅会导致执法力量呈现出“撒花椒面”的状态,执法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分管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各部门之间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也可能会出现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导致执法效率变低。而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合执法模式之下,街乡就可以调动、整合多方执法力量和执法资源,组织开展统一的综合执法,管理不再分散。如此“抱团执法”,效果可期。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除解决了基层执法联动机制不畅的问题,还解决了基层执法责任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据报道,在平谷,非法盗采金矿、盗挖山体、盗偷砂石等事件多年来屡禁不止,让地方政府很头疼。乡镇部门最容易发现上述问题,却没有执法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而执法部门虽然权威,却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也就不能很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如此“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导致基层执法往往陷入到权责不对等、执法不及时的困境。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则相当于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无疑有助于快速发现线索、快速解决问题。有人或要担心,乡镇处于行政部门最末端,把基层执法主导权下放给它们,又拿什么保证“街乡一吹哨,部门即报道”?“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链模式给出了答案:督查问责制——每次“吹哨”都要记录电话打给谁了、谁打的、谁接的、几点到现场、都有哪个部门到等;应急值班机制——各部门必须24小时值班待命;力量下沉机制——相关执法单位必须派专人到乡镇,形成一个临时小组,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完;清单式执法机制——根据每个委办局的权力清单,来对应“哨”是可以吹给谁;线索侦办机制——只要发现案件涉及犯罪,就可提请公安同步侦查;以及延伸执法机制、执法会商机制。只要这些机制不成摆设,乡镇“一声哨”唤来相关部门,应不是难事。
接下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将在北京全市推广,无疑是对这一联合执法模式的肯定。其他省市区多年来面临的基层执法不充分、不主动、不积极难问题,不妨也借鉴平台区的做法,强化街乡统筹、协调基层执法的主导地位,赋予各个委办局服务基层、下沉基层的职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就可以充当这一根“针”,“串”起多方执法力量与执法资源。大家勠力同心,要对基层违法现象形成共治合力。(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