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2018-04-18 17:2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2018-04-18 17:21:41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王营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作者:魏钊攀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茶,一片拇指大小的树叶,以清雅的淡香和醉人的茶韵感染着人们,也在故乡发展的沧海桑田中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变迁。

  自古就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说的故乡安溪地处闽南山区,群山环抱,钟灵蕴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的制茶技艺让全国各地的茶客们闻香而来,“铁观音之乡”可谓名不虚传,自己也因此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一说起茶,脑海中记忆最深的自然是挑茶梗。小时候出于好奇,周末会跟着舅妈加入“挑茶大军”。依稀记得那是一间篮球场大小的厂房,室内井井有条地排满了大大小小的铁盘,工人们机械般地挑着茶梗,屋顶的风扇竭力地旋转,豆大的汗珠在脖子上肆意地奔流,在炙热的三伏天刻画了一幅热火朝天的众人挑梗图。

  挑茶梗是茶叶入包的最后一个步骤,在这之前,需要一个个制茶人的昼夜积淀,才有茶香的沁人心扉。记忆中的那时候,老茶农们大抵都需要点观天的本领,懂得根据天气的阴晴温差来决定茶叶的采摘和茶青的晾晒时间,“靠天吃饭”的形容不可谓不恰当。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向科技要茶香”。无论是空调控温,还是室内烘干,如今的茶叶制作,除了采摘等特殊环节需要天时赏脸外,多数步骤已经逐步实现从“靠天时吃饭”向“靠机器生产”的华丽转身。“轰咚,轰咚……”机械轰鸣的声音,映射的是人们的智慧结晶和时代的高速发展,也让茶香在恒温的空调房中静静酝酿。

  在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一骑绝尘的改革年代,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在人们需求多元化的当下,市场竞争自然日益激烈。从最初的专司产茶到如今茶枕、茶米粉、养生茶饼等一系列茶叶附属品的应运而生,政府引导下的茶企转型和茶产业的生生不息可谓相得益彰,也让儿时对“茶”这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定义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思忖。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青山上的一段段绿丝带和黄土条错落有致,一个戴着草笠的老茶农坐在山顶,抽着卷烟,俯瞰茶山,目光清澈,内心笃定。采茶季之外的时光,除了管理员,鲜有人来打破这片山林的宁静,记忆中的茶园大抵如此。

  为了消除多数人“喝过茶没见过制茶”的市场掣肘,几年前,法国的“茶庄园”模式在家乡的各大茶叶基地铺展开来。将制茶车间搬到茶山,在附近修木屋、建水库,可制茶可观光,一块块生态经济样板在人与茶,情于景的交织中渐次浮现。

  现在每到周末,山上田间、茶园里外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有拖家带口来旅游的,有带着画板写生的,更有茶园旁边垂钓的。老茶农原本端坐的那个山顶,早已矗立着一根直冲云霄的风力发电机,日夜不停地旋转着。

【改革•印记】藏在茶香背后的岁月

  从小时候看爷爷那一辈在制茶,到当下不少同龄人接过接力棒,新老茶人在更迭,制茶技艺在创新,茶叶在老与幼,旧与新的连结中,讲述着逝去的岁月,也书写着新的绿色篇章。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绿色,在改革时代的荡涤下,唯一不变的是那一味久而弥笃的淡香。(魏钊攀)

[责任编辑:王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