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亚洲
近日,有媒体记者采访发现,西部山区的大部分地区,在贫困户家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扶贫公示牌”“脱贫帮扶信息公示”等牌子,详细标明了贫困户姓名、致贫原因、收入水平、帮扶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等信息。
公示牌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对于某些地区来说,挂“扶贫公示牌”,是为了方便贫困户与结对帮扶党员干部的精准联系,进一步夯实扶贫责任,加快扶贫工作进度。
按照这样的说法,公示牌看起来并无问题,但在记者对一些贫困户入户采访时,却得到了另外的答案,有贫困户向扶贫者承诺“不等、不靠、不要”,但强烈要求把门口的公示牌给摘了。在他们看来,这“公示牌”就是个“穷牌”,相当于把自家的“家丑”公开示众,让他们在亲戚和村民面前抬不起头,容易挫伤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
同是一块公示牌,在扶贫两端却出现了如此不同的态度,到底谁是谁非?站在扶贫者的角度,公示就是信息公开,也是责任倒逼,“夯实扶贫责任、加快扶贫力度”,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对于贫苦户来说,公示牌相当于加在身上的一道锁,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
这也说明了,公示牌本身是没有原罪的,关键在于公示牌的内容设置上,出了问题。根据公示牌的内容,让贫困户产生抵触心理的,是公示内容中类似于“揭开伤疤”似的内容,无论本身是出于什么目的,将其公开地写在当事人门口时,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些另类的意味。
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常说,扶贫要先扶心,强调了让贫困户树立信心的重要,从贫困户人群的特点来说,他们大多是敏感而脆弱的,甚至是自卑的,如果在尊严上不能获取正常的尊重,对他们无疑是很大的挫败。恰缘于此,这种可能产生公开“示丑”效果的公示牌更是要不得。
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这块公示牌在挂在贫困户门口之前,扶贫者是否征询过当事人的意见。所谓精准扶贫,不仅仅是要精准识别,还要精准地了解当事人的心思,并尊重其意见。一方面是这种“公示”做法写入经验总结中,一方面是贫困户自身对这种公示方案的抗拒,这其中的撕裂,恰恰说明了一些地方的扶贫与“精准”相距甚远。
一块公示牌,首先应该要有温情,避免给贫困户带来不适感;其次,还应该是有决心担当,能够让贫困户看到脱贫的希望。如果仅仅是公布一些并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信息,那很可能沦为一种形式主义,阻碍贫困户的脱贫。
当下,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决战阶段。对于扶贫者的努力和坚守,一定是值得尊重和致敬的。不过,还需要提醒的是,除了经济等方面的支持,我们更要看到他们的心理诉求。(高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