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雪柠
近期,青桔单车和哈罗单车的工作人员在南昌街头因争抢投放地点而大打出手。开封街头的多辆青桔单车,则被人用破坏钳剪坏了车锁,当地警方调查发现,主要犯罪嫌疑人都是哈罗单车的员工。
由于前期无序大量投放,共享单车本就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全国各地单车“坟场”触目惊心,破产清算的小鸣单车无奈以12元一辆的价格贱卖给废品公司,成为严重浪费社会资源的负面典型。眼下,在市场监管和资本的压力下,共享单车格局正在重塑,哈罗单车和青桔单车异军突起,成为重量级“选手”,但接连爆出的竞争丑闻却让公众大失所望。
想在国内庞大的互联网市场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但正常的商业竞争一定要“擦枪走火”落入无底线的野蛮人争斗吗?在不久前联想之星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滴滴创始人程维感慨:中国因为激烈的竞争、相对强大的巨头和潜在的监管挑战,互联网竞争是非人间的“地狱”模式。
笔者认为,所谓“地狱”式竞争,有外部环境的复杂因素,更有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因素。商业价值的追求如何实现?规则意识如何确立?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对整体商业生态有或正面或负面的贡献,而竞争的残酷,绝不应是放弃道德底线的借口。
早在2010年,腾讯与360之争就曾惊天动地,直到工信部介入,QQ与360软件才最终得以兼容。这场3Q大战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担忧,认为违背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而放眼全世界,互联网精神正是新经济崛起的关键。
如今,8年过去,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壮大,但互联网精神似乎越来越被淡忘,各种“吃相难看”的举止不胜枚举。“宅代洗”的创始人自曝,团队曾剪断男生宿舍楼所有自助洗衣机的电源线,只为推广自己的洗衣服务;今年6月,腾讯与今日头条因为视频领域的竞争而口水战不止,并互相起诉至法院;去年,阿里与京东的电商大战升级,也是互相控诉对方以网络黑稿制造谣言攻击诋毁。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大到每一个行业都能容纳多家巨头共存。但在互联网公司“唯快不破”高速成长模式下,竞争法则悄然演变为千方百计打击对手、消灭对手,都想在最短时间内奠定两家甚至一家巨头垄断的格局。这样的思维惯性下,恶性竞争几乎无处不在,也极大消耗着中国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优势。
近些天,苹果公司市值已稳定在万亿美元市值,亚马逊公司距离万亿美元也只有一步之遥。反观中国互联网巨头和新晋独角兽,都在股市动荡中经受着市值大缩水的打击。这其中有外部经济环境干扰,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与海外巨头在创新投入和发展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跳出野蛮生长阶段,尊重商业规则,提升企业道德意识,对引领中国新经济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来说迫在眉睫,否则中国将很难诞生值得被他国效仿的商业品牌。(陈雪柠)
[责编: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