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河西
近年来,在国家关于“限娱”的三令五申之下,以及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娱消费需求,一批文化类的慢综艺节目迎来好时期。诗词类、成语类、汉字类等传统国学内容的节目风靡过一阵之后,又兴起了一波音乐类、表演类等泛文化艺术节目,去年起热播的表演竞技类《演员的诞生》、今年以来的《幻乐之城》以及近期新开播的《一本好书》等,成为了接力的“第二梯队”,不断发掘文化综艺节目的可能性。
文化综艺节目不是当下这个时期的新事物,大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读书类、朗读类、电影推介类的节目就曾经占据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彼时,整个文娱行业需求侧的能量方兴未艾,但供给侧产品的品类并不丰富,产能有待提高,文化综艺由于背靠广阔的文学艺术经典“库存”,可供利用的内容取之不尽;另一方面,由于传媒介质和平台的因素,文化综艺非常适合家庭“客厅化”的观演场景以及观演节奏,类似电影推介的节目也曾经在尚未培养起院线消费习惯的普通市民群体当中,极大地传播了世界电影文化知识。这是文化综艺曾经走在综艺类节目前沿的重要原因。
当下,这波文化综艺热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毋宁说,供给侧选择文化综艺的理由,更多是对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霸屏”的一种排异。这种选择,在初始确实给受众带来了口味和节奏上的耳目一新之感,由强资源、强制作能力的机构输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的确一上来就占据了该类综艺节目能达到的品质高峰。文化综艺、慢综艺或将拯救综艺市场,乃至从根本上改变文娱行业原创力问题的论调一时间令人兴奋不已。
目前看,文化综艺如何产生行业原创力仍需探索。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消费心理的跃迁,媒介和平台的发展,使得文娱类产品的消费场景发生巨大改变;院线、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对内容和受众两方面都进行了彻底的分化、切割、重塑。读书类的内容更适合音频平台,人们习惯于在行车、家务等场景下收听,影视类的内容则偏向短视频形式,以两分钟的高频剪辑加上个性解说对内容进行“三度创作”,而弹幕和社交媒体等则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消费文娱内容的目的:那就是,学习第二,谈论第一。
上述情况在文娱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我是演员》为例,如果对节目形态进行一个“缩句”,这仍然是一档明星+话题,乃至需要主动制造议题、引起舆论话题的娱乐节目。而那些没有引进竞技、制造话题等操作手法、相对静态的节目,则在本轮文化综艺的浪潮中有不少很快便热度消退了。
因此,文化综艺仍需解决文化产业原创力这个根本性问题。有的综艺形式,仅仅是将一些经典文艺作品的选段进行朗读,缺乏综艺元素的二次加工,这样一种快餐式的“知识点提炼”,并不能够产生多大的艺术效果。因此,文化类综艺,如何突破知识介绍的框架,形成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构成观众深度参与讨论的娱乐模式,仍是需要继续探索的。(沈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