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数据中,问责比例显著提高,突出了领导干部和一把手。受处理的6.15万人中,属于问责情形的1.65万人,占总数的26.83%,另有807个单位被问责。问责人数占比与去年相比,提高15.89%,问责力度明显加大。被问责人员中,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占32.17%。
当然,仅靠处分,并不足以彻底解决扶贫款使用、监管、流转中的种种问题。要让扶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还需打出一套“组合拳”。6月6日,甘肃这起事件曝光之后不久,农业部机关报《农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双向解决扶贫资金“睡大觉”》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扶贫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一方面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地方干部懒政怠政的情况,一方面也确实有制度层面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整治扶贫资金闲置,必须严肃作风问题,同时也应考虑到,板子不能一味打在地方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身上,要从优化资金使用的顶层设计和理顺落实机制两方面下功夫。”
这篇文章所言,可谓句句在理。而要将优化资金使用、理顺落实机制落到实处,需要更多细致、务实的工作。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在扶贫资金的设置、拨发过程中,实实在在进行调研,了解基层需求,在严格监督规范管理的大前提下,为基层干部创造想干事能干事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资金使用制度,层层压实责任,避免“好大喜功”的问题出现。
做好扶贫工作的关键在于“精准”,为此,有钱不用当然不行,滥用挪用更加不行,这两个极端,都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要规避的,而要实现这一点,还需扶贫工作的主持者多费功夫、细细思量。
[责编: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