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坍塌事故再现,安全保障别忘了舞台上的方寸之地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谈 > 正文

坍塌事故再现,安全保障别忘了舞台上的方寸之地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19-05-27 18:3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朱昌俊

  又见舞台坍塌。5月25日晚,福建漳州开发区金水仙大剧院商演舞台出现坍塌,造成多人受伤。该演出由昆明雀神文化传播公司主办,是一场儿童舞蹈海选活动现场。承办方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演出结束拍合照时,舞台中央升降梯发生坍塌。5月26日,漳州市开发区应急办发布通报,事故造成15人受伤,其中1名参赛儿童抢救无效死亡。涉事企业及主办方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

  家长把孩子送去参加舞蹈海选活动,万万没想到,会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听到这样的消息,更让人痛心。

  围绕此事,目前舆论的一个重要疑问是,该海选活动是否与某知名舞蹈艺术家有关。这个疑问之于安全事故看起来像是个“花边新闻”,但作为此次活动的背景信息,还关系到责任的承担问题,其实并不能算作网友的“八卦”。目前涉事公司已经作出了否认,但该活动的具体背景及事发原因,相关部门在调查的基础上还是应向社会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应。

  按照相关规定,一般的大型商业演出活动,都需要提前向有关部门报批或是备案。这次活动的规模尚不明确,在程序上是否符合规范,又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无直接联系,仍需要有关部门作出权威界定。

  近年来,类似的舞台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多起。事发场地,从大学音乐厅到剧场再到明星演唱会现场,都有存在。比如,仅2015年就发生过3起引发较大关注的事件:当年5月贵州毕节大剧院舞台垮塌造成8人受伤;7月,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合唱时发生舞台坍塌事故;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厅出现舞台坍塌。这些事故的具体原因可能不尽一致,但都暴露了舞台安全管理上的某种失范。

  近些年,随着休闲娱乐文化的盛行,各类舞台演出活动大大增加,这为舞台安全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专业人士曾指出,“20世纪末,我国兴起了剧场建设的热潮,这些剧场如今都到了维护更新期。我国剧场舞台机械配置不合标准、管理薄弱、运营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亟待正视。但一些新的剧场舞台也不一定就安全。

  如这次事发的漳州金水仙大剧院,据公开信息显示,建成还不到10年。这类事故的原因,可能更多还是一种人为的疏忽。特别是当前舞台演出活动已不同于以往,多数都需要技术和专业设备支撑,安全管控的因素大大增多,每个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像升降梯坍塌这一细节,就出现在多起舞台安全事件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安全协调维护,事故的发生几率将更大。

  大型演出活动一般都需要报批和备案,不过这里面的安全防范可能更多是着眼于大的安全秩序的维护。而舞台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说明,演出活动的安全保障,也不能忘了舞台上的“方寸之地”。从日常性的舞台安全维护到活动期间的精准保障,都应该有严密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如今几乎每个学校乃至不少社区都有自己的“舞台”,并有经常性的演出活动,这种性质不一、承办主体多样化的演出活动中,舞台安全如何获得专业性保障,避免重建设而轻安全维护,重台上“精彩”而轻台下的技术保障,越来越不容忽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上的演出安全,同样适用这句话。需要提醒的,随着“六一”儿童节的临近,最近各地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动密集上演。对于其中的安全保障,各方都需要多上心。(朱昌俊)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