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一首《青玉案•元夕》,道尽了民间闹元宵的欢腾与喜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过了这一天,新年才算正式划上句号。
中国人向来含蓄而内敛,在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里,唯独有“闹元宵”这一经典认同。仔细想来,一个“闹”字,并非是与性格的背离,而是蕴藏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崇。
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顺应四季变化而形成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代之中,依次安排着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它们都契合着“岁节合天道而生”的自然规律。而关乎元宵的节日物语,则贴合了“冬”与“春”、“动”与“静”的递进关系:经过冬天的漫长蛰伏,冰雪消融、土地松动,播种希望的春耕将即刻开始。在此之际,用“闹元宵”来催醒身体、鼓舞精神:或是通过社火表演祈愿五谷丰登,或是灯会舞龙期盼风调雨顺,或是敲鼓抚琴表达时不我待……全民同乐的场景,不啻是中国人对于万物发展的朴素表达。
燃灯放焰、猜灯谜、舞狮舞龙……“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欢乐氛围,具有辨识度的民俗活动,它们沿着千百年的时光轴而来,构成元宵节的全景。然而,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境遇。庚子年的新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人们的过年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更多是以居家的方式来完成从个人到家庭的坚守。
客观来看,临近正月十五,“没事不出门”的理念还要持续。但辩证来看,由“闹”至“静”,元宵传统的内核依旧。依旧月光如水,依旧灯火阑珊,“众里寻他”的场景却不在。元宵的节日氛围必然是要回归到当下的现实环境,那就要面临“些许冷清”的客观变化。当然,这是一时的,民众也是理解和接受的。“为爱出发,向家抵达,虽千万里吾往矣”,要论我们中国人最深沉的情感关键词,不就是“平安”和“团圆”吗?今年元宵节可能不再“闹”,但这恰恰是对“平安”和“团圆”的最好呵护。
如何度过传统节日,是管窥一个民族气质的最好窗口。中国人的伦理情感与文化认同是传统节日的主题,里面的家国情怀,则是居于秉轴持钧的位置。它见于细微,它现于丝发。“呆在家里也是贡献”“不乱跑,不添乱”——网络社区的留言、小区微信群的刷屏、大街小巷的标语里,书写着每个人对抗击疫情的责任与意识。此情此景,让元宵节看似“外冷”,实则“内热”。
别样的元宵节,共同的家国情。传统节日之所以薪火传承千年而不灭,就在于它源源不断地输出着积极的价值取向,并成为了最有说服力的物证。有精神共鸣,有血肉相连,就不会为今年不再“闹”的元宵而有所失落。有人说,“文化就是这么增增减减地流动着。”与时俱进、不拘一格,文化的魅力不正在于此吗?
今日的花好月圆,是为了明日的向阳而生。鼠年元宵,也会是我们在岁月前行中的温暖记忆。(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