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能成“唐僧肉”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能成“唐僧肉”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0-12-04 17: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龙之朱

  “市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落实市委工作部署不到位,组织领导不力、督促检查不严;双城区、道外区指挥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组织实施不力、工作措施不实、质量监管不严;哈尔滨物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对下属单位监督乏力,工程质量把关不严……”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指出了该市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中,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存在的诸多问题。

  已经披露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从设计到施工,所有涉及的环节均失守;从市里到街道,每一层大小官员均有沦陷。从工程改造方案开始,出现岩棉板容重指标偏低等问题,再到施工前伪造资质、围标串标、违法转包,施工中违规操作、偷工减料、使用伪劣外墙保温材料,施工后质检报告造假、验收蒙混过关……仅仅在跟进监督外墙保温材料质量检测时,专项监督组就发现55个标段117批次样品的合格率仅为54.7%,27份质检报告涉嫌造假。哈尔滨市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几乎成了各方神仙鬼怪蚕食鲸吞的“唐僧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恶劣的溃败乱象?这可能与老旧小区改造多属修修补补,技术门槛不高有关。当然,现实地看,此类政府项目、民生工程在资金偿付上也往往更有保障。

  由是,不管有没有施工资质,感觉能够靠得上的人都想分一杯羹。这也导致在老旧小区项目的竞争中,比拼的主要不是企业的信誉、技术等硬实力,而更多是如何拿到项目。千奇百怪的“围猎”就此上演,不管是围标、串标,还是打招呼、找关系,只要拿到项目就是王道。至于拿到项目之后如何实施,恐怕少有人关心,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花了很多钱在竞争项目上,最后落到工程上的钱自然会减少,这实际上也是后来质量造假等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更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当地建筑市场生态已经严重扭曲。这突出表现在从规划设计到招标投标,从施工组织到质量监督,从材料供给到完工验收,所有的环节均有问题,并已经形成了畸形的分肥机制。一旦有项目展开,这些环节都会迅速启动跟进,表现为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内外勾连。一次外墙保温材料质量检测就发现大面积的残次,那其他建筑材料呢?其他施工环节呢?当造假成为一种浓重的市场背景时,想必哪个环节都不会乐观。

  而市场生态的扭曲,根本上仍在于政治生态的不靖。通报披露,当地对176条问题线索深挖彻查,共查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43人,其中严重违纪违法11人。可以说,这些被查到的公职人员就是哈尔滨市老旧小区改造被扭曲的“有形之手”。

  且看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市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专职副总指挥、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树波,收受价值140余万元房产及4万元家具,不遗余力帮助请托人承揽工程项目;双城区委原书记李洪铭受人请托,向区指挥部打招呼,帮助请托人中标总造价575万元的标段,经查,该标段存在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等质量问题;双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齐瑞东,大搞暗箱操作,向其指定人员透露招投标流程和方法,帮助中标总造价918万元的改造项目……

  这些官员肆无忌惮地利用一切机会插手工程、干预项目,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内外勾连、从中渔利,必然会导致建筑市场呈现出诡异与扭曲的面目。这一切,最终会传导到工程项目的质量上面。项目出了问题,遭难的还是那些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老百姓。

  据披露,当地目前已经专门抽调干部充实改造指挥部,希望情况能够得到改善。但如果缺乏公开的信息披露,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缺乏完善顺畅的监督检查,则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打造成廉洁工程、阳光工程的愿景,难言乐观。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工程,从中央到地方均高度重视,许多城市也都在逐步推进。仅2019至2020年,国家发改委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93亿元。把资金用好、用到位、用到刀刃上,仅仅靠随机检查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坚决斩断伸向老旧小区的“有形之手”,杜绝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坚决查处腐败问题。此外,也需畅通民众举报监督的渠道,老旧小区的改造质量到底怎么样,还得老百姓说了算。(龙之朱)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准大学生“体验服”

  • 睡眠管理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的堵点,引领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15:58
面对“内卷”困局,平台经济已经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而转型的主题词应该是“创新”和“价值”,它们是平台企业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自救之路,更是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2025-08-05 14:49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