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西部菌
11月30日,云南腾冲市火山景区热气球活动结束后,地面1名地勤工作人员被带到空中后发生坠落死亡。媒体进一步调查发现,载客热气球除了运行规范问题,还有不少“黑飞”乱象——从器材、俱乐部、到飞行员等都存在“山寨”问题,但该领域的监管仍是空白。
今年以来,热气球飞行领域,连续发生了几起意外事故。比如两个月前,湖南一大学生兼职时从热气球坠亡。而从媒体的调查来看,这一连串的事故绝非偶然,在热气球飞行加速商业化的过程中,行业运行管理的不规范,其实早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
这种不规范体现在多个层面。比如,有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型号认可》,符合生产条件的热气球厂商,全国目前只有三家。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很多没有资质和许可的中小厂商,同样在大量生产售卖,行业监管异常混乱。
作为航空器的一种,热气球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系数很高,一旦出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无证的厂商,材料进货渠道和正规厂商相同,但产品价格不到正规厂商的一半,说到底还是因为生产、检验各个环节,没有按照质量标准严格进行,如此压缩成本只会放大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在产品质量上,理应严格把关,防止“山寨”产品流入市场。
而从调查来看,该行业的潜在风险,不仅是没有安全保障的“山寨”产品横行,从操作人员的培训,到俱乐部的运营管理,都是相当粗放的。比如报道提到,一些“飞行员”只需培训两天就上岗。而之前湖南的那起事故,暴露的同样是培训和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热气球的商用乱象纷呈,但它并非没有行业规范。像生产制造需要《生产许可证》和《型号认可》,实际使用还得办《标准适航证》。而一些机构经营商业飞行和培训项目,还需要《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以及《运行合格证》。另外,2016年颁布的《热气球运动管理办法》,对热气球飞行员标准、热气球适航证、热气球俱乐部运营标准等同样有一些详细的规定。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五花八门的证件要求,以及规定和管理办法,和当前热气球商用的实际市场情况存在着明显的不适配。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绳索拴住的系留热气球,在通常情况下不被认定为“航空器”,所以也未受到严格监管,这种行业空白,同样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热气球商业运营的具体归口管理,也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有的环节是民航局,有的环节是体育部门,还有的归地方公安管辖,多头管理很容易演变成“九龙治水”。
类似这些问题,说到底还是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从热气球的生产制造,到商业飞行的运作规范,方方面面的行业监管都出现了脱节。于是,没有运营资质的商家,安排未经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用“山寨”厂家的产品,进行商业载客飞行,出现事故自然难言“意外”。
数据显示,热气球的商用,还处在快速爆发的市场上行期,不少景区甚至将热气球飞行当作吸引游客的网红项目。在此前提下,基于连续的事故教训,理应及时填补监管空白,严格产品质量把关和行业准入门槛限制,让热气球从生产到飞行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据可依。(西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