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珍贵古荔枝树明明已鉴定,为何还是被迁移毁坏
首页> 时评频道> 光明观察原创 > 正文

珍贵古荔枝树明明已鉴定,为何还是被迁移毁坏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20-12-14 17:0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于平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笔岗村盛产荔枝“糯米糍”,荔熟时节,满山丹红。这个小村庄,有许多超百年的古荔枝树,价值极为珍贵。2019年夏天,城建的浪潮席卷了这个远离城区的村庄,大坑山要被征收建氢能园区,亭亭如盖的果树危在旦夕。当地村民心急如焚,自费对古荔枝树进行了鉴定。他们最终拿到鉴定报告,广州园林局也承诺对古荔枝树进行调查保护,但他们所做得一切,并未挡住企业派出的采伐队,多株果树被修剪一光,只剩黄褐色的主干,孤零零地被吊机连根拔起。具有鉴定报告的4株荔枝树中,居然1株被运走,1株被修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不仅是笔岗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也寄托着村民的文化和心灵寄托。也正因此,当地村民对于村中几十棵百年以上的古树,是极为珍视的。专家也表示,笔岗村是重要的糯米糍荔枝古树点位,“一旦古荔枝树被砍伐掉,这些种源基因就永远消失了”。但遗憾的是,尽管村民早有预防,尽管他们付出全力,但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古荔枝树被毁,直接原因是氢能源区施工单位超出范围采伐,无视古荔枝树的珍贵价值,无视村民质疑和反对。对于施工单位的这种野蛮行为,当然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并对其损毁的古荔枝树进行相应的赔偿。但同时也要看到,这场超采的违法行为,之所以没有引起警觉,没有得到有力制止,也与古荔枝树的身份尴尬有很大关系。

  珍贵古荔枝树只有区区一纸鉴定报告,而且这份鉴定报告,只涵盖20株中的4株。显然,这种鉴定,只是古树保护的第一步,只有经过了正式登记造册挂牌后,这些古荔枝树才能获得堂堂正正的官方保护身份,保护它们的村民,才能挺直腰杆,阻挡鱼贯而来的施工队伍。

  换言之,倘若古荔枝树能够早一点登记挂牌,很有可能施工单位连采伐证能不能拿到都是问题,也不会有后来古荔枝树被修光枝干,乃至被连根拔起的悲剧发生了。

  古荔枝树的悲剧不是偶然的,类似古树名木遭破坏和砍伐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些现象反映的,是一些地方古树保护中的局限。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此前曾多次进行过古树名木大普查,但是仍然不能并避免“漏网之鱼”。而对于古荔枝树这样的“漏网之鱼”,也缺乏一个自下而上,民众积极参与的高效率补录程序。

  与此同时,古树名木正式登记造册的过程也过于漫长,行政手续非常繁琐:区绿化主管部门上报区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认定、公示;古树权属人和公众无异议;在广东省古树名木系统更新信息,才能成为“登记在册”的古树。一般而言,这样的程序问题也不大,但是,在拆迁、征地涉及未登记古树这样的紧急情况下,是不是也应该有特别的绿色通道呢?

  珍贵古荔枝树明明已鉴定,却没有逃脱迁移毁坏的悲剧,这是一个警示。我们需要更加明晰的法律法规对古树保护进行规定,提高古树保护与登记挂牌的效率。须知,保护古树不仅仅是保护绿水青山,更是保护文化家园,让历史底蕴和种源基因能够永久流传。(于平)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明出游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值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溯党的来时路,展望党的新征程,我们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5-07-02 09:25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