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勤余
最近,不少bilibili网站上的影视UP主纷纷发动态,表示自己制作的陈凯歌相关视频内容遭到陈凯歌团队的侵权投诉。根据UP主们提供的侵权申诉截图,陈凯歌一方提出申诉的理由是这些视频“旨在恶意侮辱、诋毁陈凯歌先生,严重损害陈凯歌先生的个人名誉,涉嫌侵犯陈凯歌先生名誉权”。
对于陈凯歌的举报,舆论场中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身为文艺圈的大咖,一个大导演亲自下场与名不见经传的UP主们斤斤计较,未免显得“气度狭小”。也有人认为,这些视频中的内容存在许多过激的语言表达,甚至已经达到“人身攻击”的程度。因此,陈凯歌要维权,也没毛病。
从网络上依然存在的一些相关视频来看,部分内容确实比较刺眼。比如,“道貌岸然、刚愎自用”“宁做真小人不做陈凯歌”“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一意孤行”……相信不管是谁看到了上述对准自己的言语,心里都不会太痛快。所以,陈凯歌也有委屈的地方,真要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一回的批量举报,又显示出陈凯歌一方对如今互联网环境的陌生。就拿b站来说,其视频大多以调侃、戏谑的风格为主,不如此不足以吸引新新一代的目光。也因此,无论是视频内容还是语言风格,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冒犯性和攻击性,时刻游走在“出格”的边缘。这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显然在陈凯歌一方看来,是不能接受的。
然而,不管我们是否表示欢迎和接受,这种互联网风向的发展恐怕是不可阻挡的。网络社交毕竟不同于官方媒体,要求其运用报纸、书籍上的规范语言,恐怕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符合网络特有的传播规律。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短片直指陈凯歌的作品《无极》,陈凯歌得知后大怒,称“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因为此事,陈凯歌常常被网友诟病为“小气”,但说到底,该事件反映出的真问题是老派知识分子与新新网络文化之间的巨大隔阂。
说到举报,其实更有理由为自己维权的不是别人,正是综艺节目中坐在陈凯歌身边的郭敬明。尽管郭敬明其人历来有较大争议,但不得不说,网络上对他的批评中不乏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的成分。然而对网络环境的熟悉,或者说出于对流量的青睐,使得郭敬明很少出面回应。这也从侧面说明,今天的公众人物,或许得学会如何与“不规范”的网络舆论环境和平共处。
当然,陈凯歌的举报也不失为一种提醒,即批评和吐槽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社交媒体的野蛮生长,很容易让部分网友产生错觉:在互联网上的发言,是可以无视规范和道德的。对陈凯歌导演以及他的作品,人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但我们也都不该忘记,语言是有杀伤力的。
一波举报最终会导向怎样的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因为这场风波影响到网友发言的热情。相信“欢迎一切批评”的陈凯歌导演的本意,也不是封住广大网友的口。毕竟,文艺创作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理性的批评,这个道理陈导绝不会不明白。(李勤余)